
高峰(中)與他的頂配版陪跑團。
初冬的外灘,清晨的氣溫有些微涼。身著短袖的視障跑者高峰卻用 " 溫暖 " 一詞來形容即將出征上馬的感受。陪跑員 " 王大哥 " 緊緊攙著他的左臂,而高峰的前后與右側,還有三位來自法國、俄羅斯的陪跑 " 使者 "。高峰笑言,自己這個陪跑組合堪稱 " 頂配版的超豪華陣容 "。被四位陪跑員保護著,他感覺 " 一點都不冷 "。
跑步對他們本是一種奢侈
42.195 公里的距離對于跑者是一段挑戰極限的路程,更何況殘障人士。昨日,在 3.8 萬名上海馬拉松參賽者中,有二十多位特殊跑者,他們是視障、聽障或是肢障人士。要完成 42 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每位殘障跑者需配備四名左右的陪跑人員,為漫長的征途保駕護航。

范超(左)與他的陪跑員郁芳芳從南京趕來參賽。
" 以前我從不敢奢望跑步,而跑馬更是一件奢侈的事。" 兩周前,28 歲的視障跑者范超剛在南京完成了人生首馬,這次他來到上海參加自己第二個全馬。范超告訴記者,他只能感知到微弱光線,卻很喜歡運動,以前還參加過江蘇省殘疾人運動會的游泳比賽。" 不過,跑馬拉松,我以前從沒想過。" 直到兩年前,他加入了 " 黑暗跑團 ",通過專業的訓練," 現在,我站在馬拉松賽場上,一點也不怕 "。
可以想象,哪怕是蒙上眼睛走路,恐懼感會油然而生。視障人士在黑暗中邁開步,跑起來,他們要與陪跑員們建立起信任感。在賽程中,四位陪跑員各司其職:一位在前開路,第二位是與跑者共同使用陪跑繩的 " 主陪 ",第三位陪跑員在右邊幫忙拿補給,第四位 " 殿后 " 保證安全。四名陪跑員圍成一個方陣,保護中間跑者的安全。

王龍強(左)和謝爾蓋成了高峰的 " 左右護法 "。
視障跑者高峰告訴記者,殘障人士參加馬拉松需經過專業訓練。在尚可以感知到些許光線時,他能獨自尋著光亮和聲音蹦蹦跳跳," 但跑馬拉松和我們平時走動完全不同。我們和主陪跑員靠陪跑繩溝通,兩人需要擺臂一致、腳步協調,甚至對抬腳高度也有要求。你看,比我高的陪跑員王大哥需要迎合我的步伐,他肯定比我更累!"
作為加入跑團七年多的老成員,高峰的配速在每公里 5 分鐘左右,在 " 黑暗跑團 " 中屬于較快行列,所以這次團里給他分配了三名速度更快的外籍陪跑員。來自俄羅斯的謝爾蓋告訴本報記者,自己全馬成績在 3 小時 30 分左右,這回他和另兩名來自法國的志愿者加入 " 高峰小隊 ",這個第一次合作的小隊最終在上馬跑出了 4 小時 30 分的成績。
跑步令他們 " 被平等地看見 "
" 高峰小隊 " 擁有中西合璧的頂級配置,而 " 老穆小隊 " 則是幾位固定的搭檔。清晨 6 點," 黑暗跑團 " 在新世界大丸百貨門口集合。63 歲的視障跑者穆為民戴著墨鏡和鴨舌帽來到現場,他一到場,就有多位跑友上前打招呼:" 老穆、老穆,你來啦!"
因為倔強又樂觀的性格,老穆成了跑團的團寵。作為此次參加上馬最年長的 " 黑暗跑團 " 跑友,老穆可不喜歡被人稱為大爺,他覺得自己是一位能跑下全馬的中年人。老穆也是一位視障人士,數年前曾罹患惡性腫瘤,手術后逐漸康復,有人和他說這個 " 黑暗跑團 " 不錯," 我就來玩玩了 "。

" 老穆 "(左)與他的陪跑員們連續第兩年參加上馬,去年他跑出 5 小時 38 分的成績。
老穆的陪跑團成員大多是已配合兩三年的老搭檔。陪跑員饒玉萍對第一次見到老穆的場景記憶猶新," 那是 2021 年半程馬拉松,我陪 16 歲的女兒參賽,大概跑了兩個半小時,女兒有些跑不動了。當時我就鼓勵她說:‘你看前面這位視障人士都在堅持,你也可以!’ " 當天完賽后,自己也深受感動的饒玉萍通過翻閱賽事照片,找到了在自己前面跑步的老穆。此后,她輾轉加入 " 黑暗跑團 ",每周末在世紀公園的 " 例跑 ",她就會陪在老穆身邊。

老穆的陪跑團成員之一饒玉平。
" 黑暗跑團 " 創始人蔡史印告訴本報記者,跑步給殘障人士團員帶來的改變,不僅體現在身體和精神面貌上," 他們本來很少有機會與主流社會接觸,通過跑團的平臺,他們走出家門,不僅讓人看見,更是被平等地看見 "。在蔡史印看來,陪跑員和視障者不是幫助與被幫助的關系,他們更像是一對互相給予能量的關系。

" 黑暗跑團 " 的肢殘人士跑友正在比賽中。
和高峰、范超、老穆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視障、聽障、肢障人士能享受到跑步的快樂。本屆上馬," 黑暗跑團 " 有 120 多位成員踏上賽道,其中 20 多名殘障人士跑者,其余為陪跑員,另在沿途補給站還有 100 余名后勤人員。" 每年上馬都是我們最期待的日子,大家從無錫、蘇州、北京、成都等地奔赴而來。" 今年,蔡史印和丈夫專程從阿根廷提前回國,投入跑團的上馬組織工作中," 在創始‘黑暗跑團’時,我沒想到,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我們當中。" 蔡史印說,當年她的公司成員 70% 以上是視障人士,初衷就是他們也想跟著一起跑步," 從一開始我們先帶著他們跑,到后來越來越多人加入,最終有了這個跑團。"" 黑暗跑團 " 自 2016 年 4 月在上海創立,現已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都有站點,注冊成員 7600 多人,其中殘障人士 1500 多人,大多在每周 " 例跑 " 活動中相識,在全國各地的路跑賽事中相約。
有時,生活很殘酷,有時,生活也很奇妙。正如在初冬的清晨里,高峰在陪跑員的簇擁下體會到溫暖,而這個以 " 黑暗 " 為名的跑團,帶給更多人尋找一線光亮的希望。
作者:吳姝
文:本報記者 / 吳姝 圖:本報記者 / 陳龍 王竟成 周俊超 編輯:谷苗 責任編輯:沈雷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
20余位殘障人士跑友出戰上馬,“黑暗跑團”帶給更多人尋找光亮的希望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63818d8e9f0922db7f2f8d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