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約,良辰重逢。11 月 11 日上午,中山大學在 99 周年校慶前夕,為因疫情原因未能線下參加學位授予儀式的 2020 屆畢業生,補辦專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來自五湖四海的 4100 余名中大學子榮歸母校,與師長摯友相聚再會,聆聽母校教誨。

校長寄語:認識、適應、把握時代之變
2020 年,由于疫情影響,中大 2020 屆畢業生未能擁有一場線下的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帶著遺憾和不舍離開校園,校方承諾為其補辦專場典禮儀式。
11 日的典禮儀式上,中大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院士送上 " 畢業寄語 ",他親切囑咐道,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沖擊、地緣政治與沖突等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大家要學會面對和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

他勉勵同學們:第一,要認識時代之變,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提振心氣。要有科學理性的認識,要辯證理性地看待,學會在危機中發掘和創造潛藏的機遇,看到重塑或完善自我的可能。第二,適應時代之變,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增強勇氣,迎難而上,篤定前行。但凡從事有價值的科研和有意義的工作,都會遇到很多新挑戰,要用內心的責任感激發出攻堅克難的勇氣。第三,把握時代之變,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提升能力,戰勝困難,創造未來。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終生教育、終生學習的時代,大學生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成長為具備卓越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的創造性人才,讓自己能夠有意義地生活,創造性地工作,持續性地成長,更好地應對來自現實和未來世界的各種挑戰。
" 明天,學校將迎來 99 周年校慶。" 中大黨委書記陳春聲說,中大 99 年的光輝歷程凝聚著一代代中大人的智慧和汗水,希望作為新時代青年的大家,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陳春聲以考取湖北選調生、深入基層奉獻青春的嶺南學院 2020 屆碩士研究生向婧利同學,以及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中大人為例,向大家提出三點希望:第一,立大志,明大德,永葆中大人愛國奮斗的 " 底色 "。希望大家胸懷大志,自覺傳承和弘揚為國為民的紅色傳統,時刻心懷 " 國之大者 ",把報效國家、造福社會作為我們謀事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干實事,做大事,彰顯中大人實干篤行的 " 本色 "。希望大家立足崗位,從小事做起,從實事干起,讓青春在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中發光發熱,實現自我。第三,顧大局,擔大任,淬煉中大人擔當奉獻的 " 成色 "。希望大家遇到困難和危機的時候,一定要有大局觀念和集體意識,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難關頭要頂得上去,用擔當作為淬煉奉獻精神。
明年,中大將迎來 100 周年校慶。" 母校 99 歲生日快樂!"" 邁向百年,祝福中大!" 儀式上,2020 屆畢業生為母校獻上了誠摯的祝福,共同點亮祝福百年中大之光,整個體育場館洋溢在燈海與歡慶中。

借此機會,陳春聲書記和高松校長代表中大向全球廣大校友發出誠摯邀請," 期待明年學校百年校慶之際,能與大家在康樂園同襄盛會,共畫藍圖,共慶母校世紀華誕,攜手開啟中山大學的下一個百年華章!"
中大人閃耀各自賽道,用汗水澆灌振興之花
當天,奔赴各地的中大學子,終于再次團圓在康樂園,其中的杰出代表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體會。中國語言文學系 2020 屆碩士黃思薇,從廣西西部大山考出來,原打算畢業后留在廣州成為一名記者。但當聽聞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遭遇山洪不幸殉職,研二的她深受觸動,深思熟慮后選擇考取廣西選調生,回到了家鄉百色市工作,并被選派到百坭村工作。
兩年駐村時光,她將全村 11 個屯 495 戶農戶都走了一遍,重點走訪了 197 戶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和群眾一起生活、勞動,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在基層成長為一個腳下有泥水、肚里有墨水、心中有清水、眼里有淚水的青年。

有人投身基層,在鄉土間用汗水澆灌振興之花;也有人讀研深造,不斷攀登學術高峰。中山醫學院 2020 屆本科生林彥,從小夢想 " 成為一個好醫生 ",在柯麟精神、陳心陶精神的滋養,中大 " 三基三嚴三早 " 醫學教育理念的熏陶,和王庭槐等一眾名醫名師的培養下,茁壯成長,如今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優生優培計劃 " 直博研究生,師從泌尿腫瘤專科學科帶頭人林天歆教授。

1992 屆中山醫學院博士畢業生王寧利教授,現任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院長、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于 2014 年入選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曾在中大度過 13 年美好的求學和工作時光,并在此確定了未來為之奮斗幾十年的科研方向。" 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中大人為榮,始終不忘母校教誨 "。

現場每個座位上,還有一份精心準備的 " 校友禮包 "。禮包內有中大陽江校友會會長、1993 級計算機專業校友黃思華先生捐贈的保溫杯,中大校友會創新創業同學會會長、2008 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校友馬朔先生捐贈的中大綠折疊傘以及校園景觀明信片。
母校和廣大校友祝愿 2020 屆畢業生幸福一輩子,希望大家常回來看看,母校永遠是各位畢業生溫暖的家園。

文丨記者 陳亮 通訊員 邱清萌
圖丨學校供圖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校對 | 趙丹丹
4100余名中大人榮歸!你為我補辦畢典,我為你慶賀白壽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4fa34b8e9f094a076c14dc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