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子璇)十月金秋,運河之畔。10 月 22 日 -24 日," 踐行囑托再出發 砥礪奮進新征程 " 黨媒社長總編金秋看淮安活動舉行,20 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的社長、總編輯、記者來淮,感受 " 運河之都 " 的時代變遷,領略 " 樞紐新城 " 的獨特魅力。

△活動啟幕儀式 王昊 / 攝
活動期間,嘉賓們奔赴大運河板閘遺址公園、河下古鎮、吳承恩故居、沈坤狀元府、漣水縣保灘街道周集村、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漕運博物館、周恩來紀念館等地采風,用獨特視角、絕美鏡頭、生花妙筆,展示淮安的無限魅力,講述新時代新征程淮安人民踐行囑托、砥礪奮進的動人故事。

△嘉賓們在沈坤狀元府
運河之都,古老與繁華共生
2014 年 10 月一次施工中,板閘遺址被發現。當時,距離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僅三四個月。2021 年,淮安市啟動建設板閘遺址公園,經過兩年多建設,古時板閘、鈔關風貌得以再現," 因閘而設關,因關而興鎮 " 的歷史盛景仿佛就在昨天。水工科技館則以 " 千舟出閘,運河揚帆 " 為概念意向,以 " 水工科研中心、前沿水工科技展示中心、數字水工文獻中心、大運河科技文化中心 " 為定位,打造全國首個以 " 水工 " 為主題的科技文旅綜合體。
走進漕運博物館,4D 影院、場景幻影成像等聲、光、電技術全面展示淮安作為漕運中樞的恢宏歷史和燦爛文化。
歷史之河流向深處,未來畫卷加速展開。如今的淮安,正結合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圍繞 " 文興、水清、岸綠、業盛、人和 " 的規劃思路,精心繪制 " 如意安瀾 "" 泱泱治水 "" 傳世古堰 "" 湖山勝境 " 等 " 淮上四卷 ",聚力打造古今輝映的運河人文畫廊、藍綠交織的運河生態畫廊、轉型升級的運河富民畫廊、美好幸福的運河宜居畫廊。
偉人故里,初心與薪火共融
淮安是一代偉人周總理的出生地。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淮安區桃花垠,由紀念島、寬闊水面和四周環形綠地組成,蒼松翠柏,莊嚴肅穆。
淮安是一段紅色之旅的出發地。1935 年 10 月 10 日,新安小學校長汪達之組織新安旅行團第一批團員 14 人,冒著蒙蒙細雨,從淮安西門外古運河碼頭,登上了南下的小輪船,走向了大江南北,正式踏上宣傳抗日救亡的征途。
文化名城,底蘊與內涵共顯
河下古鎮形成于春秋末期,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歷史街區。據《河下志》記載,當年河下有 108 條街巷,44 座橋梁、102 處園林、63 座牌坊,55 座祠廟。
街巷阡陌,河下古鎮是文化重鎮,也是美食之城。漕運的繁華、溫和濕潤的氣候和四面環水的優越地理位置,為河下帶來了豐富的食材資源,孕育出無數美食佳肴,因此,也被譽為 " 淮揚名菜第一鎮 "。千年運河水不僅滋養了淮揚美食,也哺育出無數名士風流。漫步吳承恩故居,有一花園名叫 " 悟園 ",園聯:" 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這是《西游記》第一回的標題。沈坤,吳承恩好友,淮安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但其一生中最大的業績不是讀書做官,而是上馬殺賊,抗擊倭寇。" 依馬成文,上馬殺賊,國子師表、天子門生。" 這 16 字是他一生的寫照。
興業沃土,宜居與宜業共享
淮安的底蘊,沉淀千年,淮安的奮進,就在當下。

△村民手工做的鞋
走進漣水縣周集村,田疇似錦,阡陌縱橫,農房整齊劃一,健身設施一應俱全 …… 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招引農旅項目,周集村不斷提升村莊顏值和內涵。紅色鑄魂、綠色筑基、童趣調和,多彩周集帶給村民的是多彩的生活。

△今世緣公司
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釀酒車間內,只見裝甑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動配料、裝甑、分級接酒等工作。在這里,白酒傳統釀制技藝與現代智能科技正共同演繹 " 融 " 與 " 改 "。作為淮安市首家 A 股主板上市企業,今世緣酒業從一個小廠起步,如今發展成為中國白酒上市公司 " 十強 " 企業,產品相繼走進聯合國總部、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成為中國的 " 飄香名片 "。
拉晶、切片、封裝 …… 走進淮安捷泰新能源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無塵車間內,AGV 小車往來穿梭,生產正火熱進行。該項目總投資 130 億元。" 我們正加快二期項目建設,今年預計可實現開票銷售超百億元。" 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 350 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超 5000 個。
興業的沃土,活力迸發。當下,淮安正牢固樹立 " 項目為王、環境是金 " 工作導向,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家家優質企業紛至沓來,一個個重特大項目相繼落地,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未來,淮安將立足 "333" 主導產業,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積極融入南京都市圈,深度嵌入長三角產業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著力構建與中心區高端產業融合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
淮水湯湯,奔涌入海,運河悠悠,流向未來。淮安,這座 " 運河之都 ",正加速崛起為 " 樞紐新城 ",懷抱城市復興的夢想,奮楫揚帆,破浪遠航。
除標注外,圖片均為記者拍攝
(校對 季林巧 編輯 張宇)
黨媒社長總編金秋看淮安:“運河之都”今勝昔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3787511bc8e0f855000011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