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名云南香格里拉男人分享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他“手撕”了一種古怪的、外形類似于大白菜的植物,并表明要吃掉植物。
男人的行為受到了廣大網友的批評,有些人認為這種植物很名貴,有些人則認為男人在損壞生態,總之這個視頻火了,而男人被“網曝”了。
不過,之后專家出來說明了,該男人的行為的確帶來了不良影響,但其實他并沒有違法,由于被他手撕的植物叫作塔黃,并不在維護植物領域,并且在當地采食塔黃也是一種常見的行為。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刻了,許多人都早已忘掉,可是這種被稱為塔黃的植物卻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今天咱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塔黃。
高大的塔黃,圖源:bhutantourplan
什么是塔黃?
塔黃是一種成長在海拔4000-4800米當地的草本植物,在我國首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云南西北部的高山上。
與許多矮小草本植物不同的是,塔黃能夠長到2米高。由于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當地,條件相對惡劣,植物品種本身比較少,有的也都是一些較為矮小的物種,塔黃在這些植物中顯得鶴立雞群,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黃塔矗立在那里相同,這或許便是它名字“塔黃”的由來。
塔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當地,多年生是比較正常的植物生計行為(其實無論哪里大多草本植物都是多年生的),但比較有意思的是,塔黃終身只開一次花——開花則意味著它們生命結束。
咱們看到高高矗立在亂石堆上的塔黃其實便是它們開花時的姿態,它們不開花的時分和一般的草差不多,便是伏地成長的。
圖注:未開花的塔黃
不過,塔黃那個高高挺起的黃色部分并不是它們的花瓣,這便是一個苞片,真實的花朵被包裹在里面,許多、很小一點也不像是花朵。
在自然界中,像這種需求成長許多年但只開一次花的植物并不算罕見,咱們比較熟悉的竹子也是這種生計模式。
植物這樣做的意圖其實很簡略,它們會根據許多因從來判定自己是否應該傳達種子。
圖注:開花的竹子
就拿竹子來說,它們開花往往是由于環境即將變得十分惡劣,它們需求保存種子等候環境變好的時分繼續存活。
可是,塔黃開花更多的是為了選擇一個更適合種子傳達的時機,它們或許會在本身條件答應——比如根系足夠興旺或環境更適合種子發芽的情況下開花,意圖是進步子孫存活率。
由此可見,看到塔黃開花并不是一件簡略的事。
圖源:chinesealpines
關于塔黃多久開一次花,有許多說法,有些當地指出是5-7年之間,而咱們文章最初事情的專家指出塔黃開花時刻是15-45年之間。
2019 年宣布在《植物學年鑒》上的一項研討中,St?cklin教授和他的合著者指出,喜馬拉雅山脈野生的塔黃平均開花時刻為33.5年。
海拔4000米以上的習慣大師
考慮到塔黃成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當地,在這個海拔生計的植物都比較艱難,其間比較明顯的一點便是它們的種子都十分、十分有限。
這是由于溫差大,花蕊在低溫下難以發育,以及高海拔區域短少傳粉的昆蟲,這讓大部分植物的花朵很難轉化成果實。
可是,塔黃是這個海拔的破例,2014年一個科考團隊發現塔黃的花朵結果率達到98%,簡直比熱帶區域的植物還張狂。
塔黃做到這一點的訣竅便是它們開花時外面那一層一層的黃色苞片。
圖注:科學家在測試塔黃苞片表里溫度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的植物學家大場發現塔黃的時分,他猜想塔黃的的苞片是為了光合作用并給果實供給更多的能量。
但事實證明塔黃的苞片并沒有葉綠體,它底子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那這東西存在的含義是什么呢?
其實,隨后的研討就發現了,塔黃的苞片其實便是一種制造“溫室大棚”的資料,它把花蕊包裹在里面制造一個溫室環境,所以塔黃還有一個別名——“溫室植物”。
在塔黃成長的海拔,即使是夏天平均溫度也只有10℃左右,夜晚更是會下降到0℃以下,這十分不利于花蕊的成長,而外面的苞片阻撓了熱量丟失,其效果就像搭了一個溫室大棚相同。
不過,這些高大的苞片功能遠不僅僅制造溫室大棚那么簡略,它還有許多其它用途。
高海拔區域短少大氣層來吸收紫外線,所以輻射十分強,這也不適合生物成長,苞片的別的一個效果便是阻撓紫外線輻射花蕊。
塔黃果實,圖源:chinesealpines
咱們前面說了高海拔區域短少昆蟲傳粉,可是塔黃的傳粉昆蟲并不少,由于沒有昆蟲會回絕這樣的溫度恒定的庇護所。
咱們知道植物開花都是為了招引傳粉者,所以花朵往往會十分鮮艷,且包括一些好聞的氣味,塔黃的花朵并沒有什么招引昆蟲的當地,它是綠色的且很小,而起到招引昆蟲的也是外層的苞片,它很高并且反射太陽光,很簡略引起昆蟲的注意。
圖注:塔黃和遲眼蕈蚊的共生聯系
塔黃的好朋友
在一切的塔黃傳粉者中,有一種昆蟲和塔黃具有十分親近的共生聯系,那便是遲眼蕈蚊。
塔黃開花的時分也會散發出氣味來招引昆蟲,花香中的一種特定揮發性化合物便是為了招引遲眼蕈蚊的。
盡管,塔黃給遲眼蕈蚊供給了庇護所,可是雌性遲眼蕈蚊會把卵產在塔黃的果實里,它們的幼蟲是專門食用塔黃果實的長大的。
塔黃會因此丟失三分之一左右的種子,不過相對于完結98%結果率,這點丟失還是能夠接受的。
一切這些讓塔黃成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佼佼者,在極點環境下仍然能夠生計得不錯。
圖注:塔黃的早期描述
最終
我看到許多人說一株塔黃價值4000元甚至上萬元,盡管塔黃具有藥用價值,但它并沒有像其它草藥相同被明碼標價,關于一株塔黃價值4000元的說法要么是以訛傳訛的流言,要么便是人為炒作。
首先,塔黃的藥用價值并不高,使用范圍也很狹窄。
塔黃是蓼科大黃屬草本植物,這個屬的植物許多都有藥用價值,它們被稱為“藥用大黃”,塔黃有的效果,這些大黃基本都有,并且人們不必去到海拔4000米以上采摘。
圖注:藥用大黃
其次,咱們從塔黃的習慣性來看,即使它在高海拔區域,種群數量應該也不會太少,所以它并沒有被列為維護植物。
其實,真實罕見的僅僅開花時的塔黃而已,而塔黃的藥用部分是它們的根,底子不需求等它們開花。
別的,塔黃是高度習慣高海拔的植物,它很難人工養殖,假如不是為了藥用,我真的想不出買這個的人要干嘛。
所以,綜合一切這一切,塔黃應該沒有網傳得那樣幾千上萬一株。
據說在川藏線上能夠看到塔黃,假如咱們真的看到正在開花的塔黃的話,也請不要隨意采摘,把大自然的一切美好都留給大自然,這才是比較可持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