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點1:殲-20正在執行制空任務
怎么確認一款戰斗機到底是執行的什么任務呢?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去看任務日志,或者是看它的掛載情況,掛了一堆空空導彈的當然是制空任務,掛了兩個2000磅航彈的肯定是打擊任務,另一種情況是目視到它執行任務,看它干了什么就知道是執行了什么任務。
解放軍的任務日志顯然美軍看不到,而殲-20又是是一款隱身戰斗機,它有內彈艙,它的掛載情況是無法通過雷達信號、目視確認的,能確認它執行制空任務的情況只可能是美軍飛機看到殲-20在執行制空任務。
制空任務比較常見的就是巡邏、護航、截擊等幾種,光靠看是無法確認它是不是在巡邏的,護航、截擊是比較好目視確認的制空任務。
所以顯然,F-35和殲-20比較有可能遭遇的情況要么是F-35發現殲-20在護航什么東西,要么就是F-35遭到了殲-20的截擊,或者兩者兼有。
信息點2:他們把殲-20飛得非常好,進行了近距離接觸。
近距離接觸、他們把殲-20飛得非常好,顯然是說F-35和殲-20已經接近到了目視距離,雙方可以互相肉眼確認了,不然怎么知道飛得好不好呢。
“飛得非常好、很專業”顯然指的并不是F-35、殲-20一番纏斗最后某個飛機占領了另一架的后半球,這已經是激烈對抗了。也就是說雙方的遭遇比較“平和”,沒有進行激烈對抗。
常見的制空任務里符合目視確認、不激烈對抗的應該是伴飛,這也算是一種截擊任務。
從這句話推斷,殲-20和F-35的相遇應該是伴飛。要么是F-35被殲-20伴飛,要么是反過來。
從伴飛任務可以判斷出兩架飛機相遇的區域應該離中國邊境或者美軍的高價值目標都比較遠,不然的話就肯定不是伴飛而是改成驅離了。
信息點3:指揮控制系統令人印象深刻,遠程空空導彈得到了空警500的協助。
按照美軍的表達習慣,“令人印象深刻”一般是說這個東西性能很好。結合上面的信息,如果是F-35伴飛殲-20顯然是不怎么能看出中國空軍的指揮控制系統怎么樣的,如果是F-35被殲-20伴飛則可以通過中國空軍發現、識別、伴飛整個過程的反應速度、熟練程度等來觀察到指揮控制系統性能的。
而且還特別提了一嘴空警500協助了遠程空空導彈,協助的前提必然是發現、識別、跟蹤甚至鎖定目標,大概率F-35是被空警500盯上了,而且空警500在“盯著”F-35的時候并不只是預警機雷達常規的搜索模式,應該是切換到了追蹤甚至火控引導模式,F-35通過雷達接收機發現了空警500雷達工作模式的變化才發現“空警500可以協助遠程空空導彈”的。
綜上所述,殲-20和F-35遭遇的過程可能是這樣的。
美軍的F-35進入東海的防空識別區,想借此偵查解放軍空軍戰備及反應情況。F-35進入防空識別區不久就接收到了空警500的雷達信號,確認該區域有解放軍預警機監視。
F-35并未當回事繼續深入,一方面是它不能確認空警500是否發現它,另一方面是闖入防空識別區算不上什么嚴重行為,被發現也沒什么。
空警500發現了F-35,然后通過指揮控制系統將空情發送給附近巡邏的殲-20,上級指示殲-20過去攔截伴飛。
F-35繼續深入東海防控識別區,上級判斷殲-20趕到之前F-35可能已經過于接近邊境了,因此讓空警500警告一下F-35,空警500將雷達工作模式切換為追蹤或鎖定,F-35的雷達接收機發現了空警500雷達工作模式的變化,然后就報警提示飛行員,F-35飛行員這時確認已被預警機發現。
F-35改變航線,這時美方指揮中心提示有一架戰斗機正在接近F-35,過了一會兒F-35發現一架殲-20開著龍勃透鏡飛到了自己邊上來伴飛。
兩邊飛行員無線電喊話、拍照留念、揮手致意一條龍,然后F-35飛出識別區,雙方晃晃機翼算是告別,和他飛F-15被蘇30伴飛時沒什么不同。
F-35飛行員回到基地,做任務匯報時提到了進入防空識別區還沒接近邊境就被發現、被空警500雷達跟蹤、遭遇殲-20、伴飛過程平和而套路化,顯然殲-20飛行員“很專業、飛得很好”。
兩機帶沒帶龍伯透鏡都不清楚,所以對雙方的探測能力分析屬于YY。
這個新聞有價值且能靠譜的信號是下面這3條:
1. 中美的隱身戰機都已經開始執行常規任務了。
這兩架飛機沒有發生驅離和狗斗,應該都距離各自的警戒線較遠,更像是在執行常規的巡飛任務。用隱身機執行常規任務,這闊綽程度毛子只能流哈喇子。
2. 中美的戰場數據鏈和調度都相對成熟。
美國稱贊了中國預警機對戰場指揮和遠程引導上發揮的作用。
但反過來,這也說明了美軍對中國預警機位置,發揮作用能夠跟蹤到,并對這期間的流程門清。
3. 美軍要錢的流程比我軍完善
美軍拿中國當道具來要錢,已經有一個穩定的流程(將領放狠話制造矛盾氛圍–公布一個適度吃癟事情說我們不夠先進–和國會老爺們訴苦要嚇住中國得加錢)。
而中國空軍只會用殲6,殲7出來哭窮。完全不成體系,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