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就是走形式,給大家一個心里安慰。
你配套食品安全法不完善,處罰不嚴格,甚至執行不了,今天下架明天上架不是玩消費者么。
說句不好聽的,消費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立法跟不上企業玩消費者的手段,執法甚至跟不上立法速度,導致有法律空白可以鉆漏洞,即使企業違法了,食品不安全,廣告欺詐夸大宣傳,掛羊頭賣狗肉,你不處罰要法律也沒有用。即使處罰了,法律處罰力度低,比如某企業違法勞動法,罰了3250元人民幣,你沒看錯,沒有萬,就3250,你這是處罰還是鼓勵,3250一個免罪金牌,企業表示可以的話,每周都買個免罪金牌是最好的,你調查取證然后處罰一個企業用的人力成本都不止3250。食品安全更甚,這是關于人們生命和健康的,等到鬧到三聚氰胺那么大,危害那么廣,你再狠罰已經晚了。
你要是不走形式,你罰他營收的50%再處以5到10年有期徒刑,你看還敢不敢。
核心問題就倆:國內食品安全標準太低,處罰金額也太低。
這些資本家不是不會生產好東西,是不需要生產好東西。
暗訪里面廠家的人也說了,國內賣的被查出來罰款幾千,出口的被查出來罰款幾十萬。
食品安全的行政執法人員也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這樣的。

真實場景也就是這樣:

隨便搜索一下食品安全案件行政處罰公示信息,一個縣每月都要公示處罰幾十起食品案件。大家可以注意罰款金額。

現狀就是這么個現狀,想解決問題,不是靠315電視臺曝光,也不是靠執法人員到處檢查罰款,是要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和罰款標準。
也不用夸張到有一點細菌就違法,違法了就拉出去槍斃或者罰款百萬,咱們只需要看齊出口產品標準即可。
否則,食品安全問題,怎么治都是治標不治本。

3.17更
評論區有奇行種出來說按照出口標準制作食品會導致中國人吃不起,這是欺負我不知道外國食品價格?
我就不說主糧價格大家都知道價格的了,就是肉蛋奶,進口的比國產便宜,我也沒記錯吧?
就說這酸菜,一包方便面因為用好酸菜,成本能提升兩毛錢么?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