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如何看待 2022 年的 315 晚會曝光的各種行業亂象?你還期待有哪些猛料爆出?


    我期待這類與人性命相關的猛料。

    在此以親身經歷,給各位一件生死攸關的告誡:晚上22:30~23:00時間段最好不要打某操網約車。

    別的平臺我不知道,但上面提到這個,在這個時間段一定避免。

    為什么?希望各位一定要耐心看。

    本人為以下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上月底晚上22:26,因為需要送人,我打了一輛某操的車,從大學城前往江北機場附近。


    上車后,我發現司機駕駛習慣巨差。路上車多的時候,各種迅速變道超車。車少的時候,地板油瘋狂加速。

    正當我納悶司機為啥開這么快的時候,他自己來了一句:“不知道趕不趕得到。”

    我問:“師傅你有什么急事嗎?”結果司機的回答讓我震驚:

    “我們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1點跑滿30單有獎勵,你這單是第30單。”

    (早上是不是9點我記不清了,但晚上一定是11點)

    我拿出地圖看了看距離時間,預估到達時間得11點過十多分。

    于是趕緊寬慰司機說,來不及了,你開慢點,安全最重要。但是司機又來一句:

    “應該趕得到,我跑快點就可以。這才跑120,我自己的車都跑180多呢。”

    我被雷到了,問獎勵很多嗎,司機說沒多少,但他就是認為開快點能趕到……

    后面我間斷又說了幾次開慢點,安全最重要。

    但我也沒敢一直說話,因為車速那么快,我怕萬一讓他分心,多打一點方向盤,隨時車毀人亡。。

    最后當然沒趕到,23:00過了幾分才到達目的地。

    并且在22:56左右的時候,司機讓我提前結束訂單,同時操作手機讓我用另一個平臺打他的車……

    下車后,我才緩了口氣,真心覺得自己是撿回一條命。

    那車是某利的電動車,電車提速快,車身輕。速度120左右的時候,我都明顯感覺到車變得更輕了。

    城市道路,跑120邁……

    為什么120邁我記得這么清,因為車機系統超過120會報警提醒,那晚提醒了好多次。

    后來,我又問了另一名某操的網約車司機。

    他告訴我,從早上9點到晚上11點根本跑不完30個訂單,除非在大學城那邊,跑短途多才有機會。平臺也不會讓你那么容易就拿獎勵。

    我一下反應過來一件事:

    那天晚上我10點半打的車,距離11點只剩半個小時。而平臺給一個剛好跑了29單的司機,派了一個無法用正常速度在半小時內能到的單。

    第二天,我跟他們的客服投訴。

    我說,你們平臺這種獎勵設計就是為了牟利把消費者生命不當回事,不能完全怪司機,我要投訴平臺。我也知道投訴也沒用,但我會去曝光這件事。

    結果客服的語氣很嘲諷:好的好的,你去曝光。


    除了以上所述的網約車,其他很多平臺都有諸如此類的設計。

    比如外賣送餐時間是大數據計算后卡死了的,并且一趟多送才能賺錢。

    外賣小哥開摩托跑那么快的原因就不明覺厲了。

    所以,

    既然要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除了實體型消費,這類服務型消費也應被關注。

    并且,不僅僅是消費者,消費環節的參與者都應被納入考量范疇。

    這類藏在我們生活點滴,實則害人之深的隱刃,遠比買到一雙質量辣雞的鞋危害更大。

    這種料猛就猛在,你天天看著它的存在不以為然,當發現它害人之深時,已然來不及。

     

    我現在關心的是,315晚會還有什么用,還有什么公信力?

    以前有些無良的廠家行業,被315晚會曝光之后就算沒有完全解決起碼也會收斂一點。

    可針對老年人的這些保健品呢,不但沒收斂,反倒變本加厲了!

    作為一個兼職的快遞員,我今天在養老院親眼見到,一個80多歲,臥病在床的老太太,都已經有一些老年癡呆癥狀了,根本沒有完整的民事行為能力,聽信電臺廣告,聽信所謂專家的宣傳,沒經家人同意擅自購買了4000塊錢的治療儀 ,然后打電話逼著他兒子去借錢來付款簽收!

    她兒子拒絕,倒不是說不準備付錢,而是表示要回來看看是否是正規廠家的東西再說,老太太就破口大罵說兒子不孝。

    不管他兒子怎么勸,老太太就像中了魔咒一樣,在電話里兩人吵了半個多小時。

    最后我忍不下去了,直接將這些商品拒收處理,那無良的廠商竟然還打電話來質問我,被我懟回去了。

    幾年之前315晚會就曝光過無良保健品廠家給老年人都受假冒偽劣保健品的問題。

    幾年過去了,情況不但沒有得到一丁點的改善,反倒愈演愈烈!

    尤其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成了無良商家的幫兇,他們用所謂的健康講座,來向老年人兜售焦慮。

    然后那些專家會通過熱線,忽悠老年人去買藥買保健品,夸大療效什么的都是基本操作,簡直就是滿嘴跑火車。

    他們甚至給老年人洗腦,給老年人灌輸,兒女不掏錢給他們買藥那就是不孝!家人不同意買他們就尋死覓活!

    而這些藥物很多都是夸大療效的保健品甚至是三無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保健品都不是品牌方自己生產,而是委托其他的小制藥公司生產,然后這些小制藥公司也不直接銷售,而是找一些物流公司發貨,物流公司又找快遞公司代收貨款!

    以至于消費者買到假藥,想要去舉報投訴,都很難獲得相關的證據,因為貨款是快遞公司代收的,然后這錢最后又給物流公司,中間隔了好多道手續,消費者根本沒法證明這個買藥錢是給商家的。

    而那些電臺各種夸大虛假宣傳,他們的節目大多是在深夜和凌晨,甚至連電臺的網站上都沒有節目預告和節目單,最多只是個所謂健康講座,使得取證和監管極為困難!

    現在這種用保健品坑害老年人的事情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很多老年人一輩子的積蓄都被這些無良的廠家給騙走了,病情被耽誤了,,還弄得家里雞飛狗跳

    關有關部門誰來監管!

    工商,藥監,廣電……你們的監管在哪里?

     

    給TA打賞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賞
    時下

    3·15 晚會曝光多品牌電動自行車公然違規提速,綠源、小牛等被點名,電動車行速為何被商家預留了后門?

    2022-3-16 14:28:13

    時下

    如何看待南昌大學生建議南昌打造商業城市、網紅城市,官方回應「望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2022-3-17 11:11:18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欧美亚洲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