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錢懿 記者 徐曉安)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展出的 "AIRWEBS" 裝置融合了生物學、生態學、設計和藝術等元素,探索了人工智能 " 蜘蛛建筑師 " 如何在合成的植物結構上織網。

△ AIRWEBS 裝置
從 2019 年起,該博覽會為全球優秀藝術及設計院校提供了一個交流設計教育領域創新理念的國際平臺。入選本年度展覽的其他大學包括中國美術學院、巴塞爾設計學院、上海紐約大學和溫州肯恩大學。
西浦設計團隊成員、建筑系副教授 Juan Carlos Dall ’ Asta 表示,"AIRWEBS" 是有機植物結構、蜘蛛網和人類想象力融合的成果。他說:" 我們選擇了幾種形態差別很大的植物,將這些結構合成為電腦中的模型,也就是將自然植物結構轉化為人工智能與人共同創造的設計。之后,我們讓人工智能充當‘蜘蛛建筑師’,在這些模型上織網,創造出了 15 個獨特的蜘蛛網。然后再將這 15 個形狀放置在一個由懸掛在空中的亞克力板結構組成的復雜空間系統中,將它們連接起來,并編織成最終的裝置。"

△ AIRWEBS 的設計過程
" 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希望探索自然與人工之間的復雜聯系,從而為創造力和生態意識打開新的大門。"Juan Carlos Dall ’ Asta 表示,該項目受到阿根廷藝術家托馬斯 薩拉塞諾的啟發,他擅長探索有關蜘蛛和蜘蛛網的概念和想法。
" 參加這次展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能夠很好地展示我們如何以跨學科的方式,將研究、研究導向型教學和實踐聯系在一起的理念。未來,設計團隊希望能對生成的蜘蛛網進行更準確的探索,并開發出更大規模的模型。"Juan Carlos Dall ’ Asta 說。
據悉,西浦設計團隊由建筑系的 Juan Carlos Dall ’ Asta 博士、Giancarlo Di Marco 和 Teo Hidalgo,工業設計系的 Emanuela Corti 和 Ivan Parati,以及三名學生張樂衡、梁譯勻和章喆組成。(通訊員供圖)
(校對 季林巧 編輯 王鵬)
人工智能“蜘蛛建筑師”會織出怎樣的網?西交利物浦大學展覽亮相上海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6eefe91bc8e0ba7f000021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