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新時尚”成好習慣,用心用情推進低碳生活

    瑞虹二期小區的低碳生活空間。倚在小桌邊,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瑞虹二期小區居民袁繼烈正與垃圾分類志愿者聊天

    瑞虹二期小區的低碳生活空間。

    倚在小桌邊,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瑞虹二期小區居民袁繼烈正與垃圾分類志愿者聊天。他們所處區域,正是小區內的 " 新景點 " ——改造一新的智能垃圾廂房附近。這個 24 小時運行的智能垃圾廂房,以時尚的外觀、低碳的設計、接地氣的理念,吸引了周邊市民群眾 " 組團觀摩 "。

    五年來,從 " 扔進一個筐 " 到 " 細分四個桶 ",從規定動作到自覺動作,從 " 新時尚 " 到好習慣,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引領著新風尚,邁向低碳環保新生活,成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關鍵一步。

    從 " 垃圾生產者 " 到 " 資源創造者 "

    扔垃圾時感應開門,開關門時長被設定為 20 秒;有害垃圾投放側按廢電池、廢藥品等分 4 個小窗,每個窗口連著滑道,方便垃圾落入相對應的特制垃圾桶……這也是瑞虹二期小區根據這幾年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度身定制的智慧垃圾廂房。

    從 " 不會分、不愿分 " 到 " 主動分、智慧分 " 的循序漸進,瑞虹二期的探索也是上海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從 " 新時尚 " 到好習慣的一個縮影。

    瑞虹二期是一個大型高層住宅區,13 棟樓里住著 1700 余戶居民。袁繼烈回憶,五年前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時,最大難點是讓居民從 " 學會分 " 到 " 愿意分 " ——原本每層樓面設有垃圾桶,居民習慣 " 在家門口扔一包垃圾 "。在居民區黨總支發動下,包括他在內的多名黨員、樓組長、熱心居民組成了垃圾分類志愿者。他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對本樓層垃圾及時分揀,并提醒鄰居將裝濕垃圾的包裝袋專門挑出來,扔進干垃圾桶。

    社區居民自覺分類投遞垃圾。

    一個月后,小區干濕垃圾就達到 95% 以上有效分類。樓道撤桶后,小區內設了 4 個垃圾投放點,每一處安放 4 個垃圾桶。但是點位幾經微調——誰都不想垃圾桶靠近自家窗口。后來,見過他山之石的居民提出建議:造一個無臭無污、外形美觀的垃圾廂房。由于小區 6 號樓至 8 號樓居住人口相對最多,大家便決定從這里開始試點。

    2019 年以來,包括嘉興路街道在內的虹口區多個街區通過與第三方企業合作,推動垃圾分類 " 科技 + 管理 " 統一智能化改造。在瑞虹二期所屬安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雷國興看來,所謂 " 智慧垃圾廂房 ",不僅在于數字賦能,更在于對 " 四個桶 " 進一步做好精細化管理。以面積大、投放多的可回收物為例,改造過程中,10 個窗口中可回收物投放占了一半,并分為廢織物、廢金屬、廢紙品等 5 個細分窗口,從源頭做好分類。同時,小區物業白天安排保潔人員值守廂房,及時將居民投放的快遞盒、泡沫塑料等拆解壓平,更好地利用寶貴空間。對于居民投放垃圾,也提出了更細化的要求。在 " 廢塑料 " 投放窗口上,不僅貼有空瓶圖案,還注明 " 清潔的塑料餐盒是良好再生資源 ",規范了塑料品的投放。這些都通過前端發力,讓居民從 " 垃圾生產者 " 成為 " 資源創造者 "。

    將低碳理念轉化為生動可行舉措

    瑞虹二期智慧垃圾廂房頂部安裝了一塊光伏板作為小區備用電源,讓這里不僅作為垃圾分類的示范點,更成為居民低碳生活的承載點。

    " 我們將通過實踐推動低碳生活新時尚,持續提升轄區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品質,初步養成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方式。" 嘉興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俊介紹,轄區內 " 瑞虹共享會客廳天虹站 " 定期舉辦公益市集,鼓勵居民拿出閑置物品交換,并通過在現場設環保物品制作攤位、舉辦環保講座等,推動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再如,轄區內凱虹家園在小區 " 主干道 " 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平時向居民推廣 " 生活小妙招 ",包括鼓勵電視機頂盒不用時關機節電、建議使用可擦寫白板減少白紙消耗等。前不久,為期一個半月的嘉興路街道首屆 " 低碳生活時尚節 " 開幕,通過探索自然、以物換物、環保作品展演等方式,將低碳理念轉化為一個個生動可行的創新舉措。

    本月,《嘉興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時尚實踐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對低碳基礎建設、社會參與建設、建筑能效提升、垃圾分類減量等提出具體要求,并推出打造低碳數治管理平臺、推進既有建筑樓宇近零碳排放改造、建設轄區濕垃圾就地處置設施等 10 個重點項目。嘉興路街道還將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專業機構合作,在社區試點低碳場景。例如,結合居民綠色出行、節約用電、綠色消費、垃圾分類等場景推出積分系統,并同步至上海市碳普惠管理運營平臺形成個人減排量,再轉換為碳普惠體系中的價值兌換符號 " 碳積分 "。" 碳積分 " 可通過消費、注銷等消納機制形成激勵,構建可持續社區碳普惠體系。

    " 老大難 " 成 " 新景點 ",助力共治共享

    瑞虹二期智慧垃圾廂房旁,親子洗手臺上放著 3 瓶洗手液,都是居民自發從家里拿來的。" 說明廂房改造得到大家認可。" 居民吳青葆說,從去年提議改造垃圾廂房到最終成型,街道黨工委、居民區黨總支反復聽取吸納各方意見,數易其稿,將這個曾經人人避之不及的 " 老大難 " 改造成了大家都愛來的 " 新景點 "。

    雷國興介紹,改造過程中,社區發動了 9 名有設計特長的志愿者參與,將各方 " 金點子 " 變成 " 金果子 "。譬如,廂房旁利用率較低的兩個快遞柜被挪到他處,調整部分地面綠化為墻上綠化,改造成可步入可休憩的景觀小品。之后又根據居民意見,在連排座椅中間加了小圓桌,還在兩旁添了適老化扶手。垃圾廂房顯眼處張貼了 " 建言獻策 " 二維碼,讓居民隨時發表意見建議。最近有居民建議,在濕垃圾投放入口內部增加連接板,確保濕垃圾入桶不滴漏在縫隙處,避免廂房內殘留污水。居民提出的意見越來越細致也越來越專業。" 垃圾分類帶來了環境上的改變,也促進了鄰里和諧,成為我們小區基層治理的晴雨表、評價社區工作的一把尺。"

    在嘉興路街道,從垃圾分類延伸出的基層治理妙招還有不少:銘庭小區考慮到居民流轉率較高,制作了介紹垃圾廂房位置等生活信息的《新居民入住指南》,幫助新居民融入社區。香港麗園小區從垃圾分類志愿者中,發掘了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居民,組建了多支專業化志愿者團隊,包括群文團隊等,充分調動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社區活力。

    " 未來三年,嘉興路街道將充分把握超大城市中心街區特點和規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劉俊說,將通過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優化行動、居民自治水平提升行動、社區法治水平提升行動、社區德治水平提升行動、社區數治水平提升行動,全面拓展市民驛站的功能內涵、打造低碳生活新時尚實踐區、率先試點完整社區建設工作、建立健全社區應急響應機制、探索實施社區差異化治理新模式 5 個方面重點項目。通過各方協同發力、精準施策、久久為功,持續完善社區治理體系,形成社區治理品牌。

    作者:單穎文

    文:本報記者 單穎文 圖:葉辰亮 邢千里 編輯:施薇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

    “新時尚”成好習慣,用心用情推進低碳生活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6519428e9f09217b5e4078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

    給TA打賞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賞
    時下

    泰國血色婚禮致5死1傷!新郎槍殺新娘、岳母后自殺

    2023-11-28 6:47:28

    時下

    滬上專家解讀“25條”:暢通民企融資渠道,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

    2023-11-28 6:50:17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欧美亚洲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