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意大利北部的帕維亞市,一樁母親狀告兩個兒子的案件引發關注。當地一名 75 歲婦女成功勝訴,將自己兩個賴在家里 " 啃老 " 的兒子(分別為 42 歲和 40 歲)逐出家門,不再對兒子有撫養義務。
這樁案件之所以受到關注,因為這被意大利人普遍看作一個文化風潮轉變的標志。在意大利,即使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和父母住在一起,甚至花父母錢 " 啃老 " 也能被社會接受。

2016 年,一位意大利父親被法院判決必須為自己 28 歲的兒子支付興趣課程的學費,被視作一次 " 里程碑 " 式的判決。而如今,社會風氣似乎隨著法院判例的改變而發生了 180 度大轉變。
法官認為:父母的義務不是無限度的
據悉,帕維亞市這位 75 歲女士目前與兩個兒子的生父處于分居狀態,她的養老金幾乎全部被用作購買食品和維護全家唯一的一套住房。
在起訴書中,這位老婦人將兩個兒子描述為 " 寄生蟲 ",他們兩人都有正式工作,一直和她一起住在家里,沒有為家庭作出任何經濟貢獻,甚至也沒有幫忙做家務。
法官西蒙娜 卡特比支持了這位母親的訴求,裁定這兩個兒子必須在今年 12 月 18 日之前離開母親居住的房屋。卡特比在判決書中寫道:" 法律中沒有規定成年子女有權無條件留在父母專屬擁有的住所中。如果僅憑家庭和血緣紐帶,子女并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愿住在父母家中。"
據當地媒體報道,兩個兒子雇傭了律師來對抗母親提出的驅逐請求。他們認為,根據意大利法律父母必須要 " 在必要的時候 " 一直照顧他們的孩子。
卡特比法官在她的裁決中引用了現有法律,并同意 " 在人生年輕的階段是有充分理由住在父母的家中使用父母的財產,因為法律的精神是父母要承擔基本的撫養義務 "。然后她補充道:" 考慮到兩名被告已經超過 40 歲,一旦超過某個年齡,孩子就不能再期望父母繼續承擔超出合理限度之外的撫養義務。父母的義務不是無限度的。"
據報道,兩個兒子的律師表示,他們還沒有決定是否會對法院的判決提起上訴。
意大利 " 啃老 " 風氣受挑戰
法院判例開始轉向
在意大利,30 多歲的成年人仍與父母住在一起是很常見的。這類人被稱為 " 巨嬰 ",一位意大利政治家于 2007 年首次使用該詞來嘲笑通過與父母同住獲得免費食宿的成年人。全球數據公司 Statista 去年的數據顯示,在意大利 18 歲至 34 歲的人群中,近七成仍與父母同住。
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 年,意大利人搬離父母家的平均年齡為 30 歲。相比之下,芬蘭人、瑞典人和丹麥人平均在 21 歲時就開始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根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自己的數據,在意大利 18 歲至 34 歲人群中有高達 75% 的人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不僅會在生活開支上進行照顧,甚至很多人習慣了在家 "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的優越生活,在飲食起居上都依賴父母。

英國有媒體分析稱,盡管意大利一直有幾代人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傳統文化,但近年來長期賴在家里的成年子女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經濟形勢日益嚴峻,以及年輕人想要完成教育和找到穩定工作所需的時間越來越長。在以往,意大利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因 " 啃老 " 發生的法律糾紛,而近兩年,法院判決的風向明顯發生了變化。
比如早在 2007 年,一位 61 歲的意大利老人仍住在母親家中接受救濟。這名男子還聲稱自己沒有足夠的技能養活自己,而且母親給的生活費遠遠不夠。在警方的調解下,他的母親最終同意繼續讓兒子住在家中,并負責其基本的食宿。
2016 年,一名 28 歲男子在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后發現找不到工作,想要繼續讀一門電影課程,并要求父親為其支付學費,遭到其父拒絕。當時,法院判定電影課程仍屬于 " 基本教育 " 的范疇,父母有義務負擔費用。
到了 2020 年,通過打官司向父母要錢的又一名意大利男子終于 " 吃癟 ",顯示了意大利法律對父母撫養義務的界定發生變化。這名 35 歲男子是兼職音樂教師,年薪為 2 萬歐元,他要求父母每個月補貼他 300 歐元生活費(后來降為 200 歐元)。他的父母都已經退休,退休金收入微薄,而且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無力支付這筆補貼費用。意大利最高法院最終裁定該男子敗訴,其父母當時表示,拋開了多年的經濟負擔后,他們感覺輕松無比。
來源 | 紅星新聞
責編 | 謝哲
75歲老婦勝訴,將兩個不惑之年兒子逐出家門!意大利“啃老族”不再受法律保護?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3fcd238e9f092671343a8d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