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任敏談戀愛了!

壞消息:吃的有點難評 ……

在被拍到的視頻中,她跟著一起去了男方親戚家。

之后又下樓散步,倆人互相依偎,全程十指緊扣。

據傳,倆人其實已經好了快一年了,只是最近才爆出來。
8 月份就有網友發過帖,只是當時沒有引起注意。

其實任敏談戀愛這事,橘一點都不驚訝。
之前錄制真人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她就表過態:" 演員是可以談戀愛的。"

在很多采訪中,也表示自己想趁年輕多談戀愛。
在感情中屬于直球選手,會勇敢追愛的那種。

還明確表示,自己擇偶看重 " 相處舒服、能聊藝術,有共同話題。"

戀愛她倒是談上了,罵也沒少挨。
粉絲看完她對象,直接開始 " 破防發瘋 "。

之前合作的演員那是帥哥云集,包括:肖戰、李現、龔俊、張晚意 ……

學生時代談的男朋友,據說很愛打籃球,看著也挺清秀。

在直播聊到理想型時,也說過自己比較顏控。

落差這么大,怎么就審美突然斷崖式下跌呢?
顏控,但沒完全控?

網友說的更狠,從顏值到身材,再到身高,全方位火力全開。
"94 年的年齡,74 年的臉。"↓

" 胖成豬,隔著屏幕都聞見了汗臭味。"↓

" 個子太矮,站在任敏旁邊半斤八兩。"↓

總而言之一句話:
任敏戀愛 = 內娛喜豬妹 1。

有人說,任敏是看中了對方的導演身份,為了拿資源、搞事業。

男方名叫萬里揚,出生于 1994 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
作為業內的新銳導演,雖然名氣不是很大,但也有一些作品:
倪妮的《夜旅人》、李現的《群星閃耀時》、趙又廷的《平凡的榮耀》……

但也有人說,任敏自己的資源就已經很不錯了,并不需要靠愛情助力。
之所以跟萬里揚走到一起,純粹是因為對方給的情緒價值足夠。
之前任敏因為古偶造型被全網嘲那段時間,是他一直不離不棄的陪伴、安慰。
后來情緒狀態不好,去精神科看病,也是他忙前忙后照顧。

感情的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大家對于 " 美丑 " 這事的認知,存在很多矛盾之處。
一方面說不要容貌焦慮,一方面又用顏值定生死。
男藝人娶 " 丑妻 ",被罵的是女人。
女性帶著潛在優質男性資源被奪走的心態,埋怨那位妻子 " 德不配位 "。
參考:林志穎和陳若儀、陳奕迅和徐濠縈、吳尊和林麗瑩 ……

女人跟 " 丑男 " 談戀愛,被罵的還是女人。
你挑選男人的眼光,會成為你過錯的一部分。
他身上的負面印象和 " 污點 ",也會被轉移嫁接到你身上。
又或者,純粹出于對 " 戀愛腦 " 的厭惡。↓

其實,橘能理解網友的情緒反彈。
因為社交媒體網絡上秀恩愛的情侶,呈現出的情況往往是:
美女總是配河童,帥哥卻很少找恐龍。
為什么會這樣呢?
第一、女性情感缺失,容易在戀愛中自我攻略。
很多女性從小到大,度過的一生就是缺乏偏愛的一生。
從小時候的 " 重男輕女 " 到長大后的 " 職場歧視,被忽略、被輕視、被打壓 ……
導致的很多女孩內心缺愛,并由此滋生出 " 不配得感 "。

愛情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對方承認你的至高無上性,以你為第一要義。
所以越缺愛的女生越容易被打動,對情緒價值的排序越高。
任敏的戀情瓜爆出以后,有人點名內娛同樣不挑食的女星:
董潔出軌王大治,馬思純和張曼樂談戀愛。

長得不好看的男性從小在外界的評價中,明白自己在外貌上不占優勢。
為了增強在婚戀關系中的話語權,通常會做兩種努力:
其一、賺錢搞事業,信奉 " 只要有錢什么女人都有。"
其二、修煉情商,提高情緒價值供給能力,甚至學會 " 跪舔 "。
對于當初的董潔而言," 沒皮沒臉 " 的王大治也許比一本正經的潘粵明更能戳中她的情感需求。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她把兒子當男友養。
兒子頂頂會輕撫她的頭說:" 寶寶乖,爸爸愛你。"

一起睡覺時,會說:" 爸爸跟你一起睡。"

內心有情感缺失部分,才會一直維持 " 小女孩 " 心態,導致關系錯位。
王大治也追過苗圃,他那套對 " 大女主 " 心態的人使就不奏效了。

" 乖乖女 " 馬思純會和 " 離經叛道 " 的張曼樂在一起,如果結合她的童年經歷來看,并不意外。
小時候被校園霸凌,同學往她的飲料里倒粉筆灰。
回家求助媽媽,卻被叮囑要聽話一些。

在 " 懂事教育 " 下習慣壓抑自己,上高速公路怕麻煩師傅一路憋尿。
這樣的馬思純遇上張曼樂,或許內心被壓抑束縛的部分得到了安放。
" 通過他變得更愛自己 ",就意味著在這段關系里得到了滋養。

第二、兩性關系之中,男女價值排序、優先級不一樣。
為什么男性向上擇偶的同時,大多女性卻只能向下看?
我們的社會語言是被設計過的,服務于使用它的主導者。
" 你很溫柔可是你很丑 ",是男性回絕的措辭。
" 他很丑可是他很溫柔 ",也是女性袒護的說辭。
語言反映意識——男女的評價體系、優先級不一樣。

美貌、金錢是硬性價值,溫柔、體貼是軟性價值。
女性擇偶,軟性價值可以排序在硬性價值前,例如:
" 雖然他是個窮小子,但是我愛他。"
" 雖然他長得不好看,但是對我特別好。"
參考:杜海濤和沈夢辰、李誕和黑尾醬、王祖藍和李亞楠 ……

同樣的話,置換一下:
雖然她長得很丑,但是我就想和她在一起。
聽過嗎?
聽過。
在一些 " 悲慘故事 " 中。
前有肥姐和鄭少秋。↓

后有余秀華楊儲策。↓

男人出于面子或改善后代基因的本能,常有野心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而女性出于風險意識考慮,被迫接受一個殘酷卻未必真實的權衡結果:
找丑男降低被出軌、被拋棄的風險。
但他們也可能只是因為 " 出軌 " 資本不夠厚,所以暫時抑制了花花腸子而已。

第三、" 美女多、帥哥少 ",只是女性長期服 " 美役 " 的結果。
男性權利主導的婚戀結構中,美貌是女性的最直接、最容易變現的資本。
導致的結果就是女性在 " 顏值 " 領域越來越卷,什么 A4 腰、螞蟻腿、漫畫胸、直角肩 ……
在 " 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 " 的號召下,女性難以在美貌競爭中完全躺平。
為了提高顏值化身狠人,健身減肥、醫美整容,在男凝中不斷進化。

社會審美給男女顏值劃分出兩個賽道:
男性開啟競走模式,走在前面的占些優勢,落于人后的倒也不緊不慢。
男性一方面是社會評價,覺得打扮很娘。
一方面是沒有必要,顏值不是男性世界競爭的硬通貨。
女性卻站在百米沖刺的起跑線上,為了更好的成績精神緊繃,奮力向前。
因為不爭的事實是:美貌是雌競中的重要一環。

另一方面,很多評價放在男性身上是褒獎的,放在女性身上卻成了貶低。
" 野心 "、" 戀愛腦 "、" 心機謀略 "、" 八面玲瓏 "……
于是乎,我們發現,兩性關系中對于女性美好品質的欣賞是如此蒼白。
我們夸她溫順體貼、善解人意,夸她吃苦耐勞、勤儉節約、
夸來夸去,都繞不開 " 賢妻良母 " 的模板。
以至于厭惡這套評價體系的女性,又無法做到完全遠離男人的女性。
只能走向另一種極端—— " 臉在江山在 "。

好像只要足夠漂亮,就能讓男人自動臣服,甚至被跪舔、討好。
可是容顏會衰老,再漂亮也會 " 人外有人 "。
" 美麗的統治是沒有中間道路的,女人不是奴隸就是女皇,在不被崇拜時,便傾刻遭到侮辱。"
靠美貌獲得的話語權,終究是一種 " 狐假虎威 " 的虛妄。

最后一句
任敏新戀情這事,
你怎么看?
罵她的評論是不是太難聽了…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2b552eb15ec03ad1290f9c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