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自己”和“考慮他人感觸”這兩句話的疑問,這不是有沖突嗎? 比方說在和他人談天時,想要和剛認識不久的人聊論題,如果加上‘考慮他人的感觸’這句話和他人談天,就成了聊的這個論題對方中意嗎?對方是否惡感。人的情緒是活的,話說出去之前是對方的反應未知的,又有誰能知道說這句話對方會不會惡感呢,就算這句話對方不惡感,那下一句呢? 其次,正常的和他人說話,一般不會有什么條條框框的顧慮的,可加上‘考慮他人的感觸’這句話,就成了 我說這句話,對方會不會不高興,我聊這個論題,對方會不會惡感,可他人什么感觸,誰能知道自己說這句話之前,他人是什么感觸啊?? 如果說不考慮他人的感觸是錯的,那么人為了避免犯錯誤,就會繃著這根弦,無法放輕松,那么兩個人的談天就無法持續進行了。考慮他人的感觸,自己在交往過程中就會非常不對勁,那么考慮他人的感觸這句話就成了自己和他人打交道的妨礙!那我自己呢? 反過來講,做自己,管好自己,把自己做好,課題分離,我怎么做是我的課題,他人怎么看怎么想,那是他的課題,這樣一來,豈不是成了不考慮他人的感觸嗎?這樣豈不是也是有問題的嗎? 這么一來,做自己不對,考慮他人的感觸也不對,該如何是好?
關于“做自己”和“考慮他人感受”這兩句話的疑問,這不是有抵觸嗎? 比方說在和他人聊地利,想要和剛知道不久的人聊論題,假如加上‘考慮他人的感受’這句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