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生
不是說錢多了就一定投資成功,而是不找所謂的專業人士,你很難把錢敗光
舉個例子
王思聰如果不找360團隊搞投資,他閉著眼投資,也很難這么快敗掉25億
別以為我在開玩笑,IG等游戲行業就是他閉著眼投資的,王思聰根本沒有過問俱樂部的具體工作,反而是被當作工具人做了很多溝通交流宣傳之類的工作
還有山東的某藥企富豪
又是家族基金,又是法律團隊,一通操作行云流水
算把傳說中家族永遠傳承的秘籍都用了一遍
結果就被自己的律師侵吞了資產
還是自己的女兒恰好是北大法律系的畢業生,在法律上有點基礎,才把這個錢撈回來
如果沒有這個巧合,絕對是人死財亡
只有專業投資機構和專業基金公司才能實現快速敗光家產的目標
你讓純外行的臥龍鳳雛,十個億真的很難快速花完
吃絕戶也是需要專業知識的
你不懂投資,不懂法律,哪怕你是去買A股,也會有賺錢的幾率,畢竟還有很多股票里的莊家還沒有你的資金大,就算比你大,也比你的成本高得多
但是懂法律,懂金融,懂投資,只要目標是侵吞
十個億也好,二十億也罷
統統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能不能忽悠這個富二代相信“專業”
平時的財經新聞,一看到各種頭銜,各種團隊高大上吹的項目,我就覺得要出事
把管理層吹的這么高大上,除了是為了找人接盤,還能有什么好處?
故意告訴競爭對手自己的行為習慣?還是故意告訴別人自己過往案例的短板?
這句話的下半句,大家應該知道

還沒干呢,就天天吹計劃和團隊
無論投資什么,都難成功
《西紅市首富》之所以花不完錢,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實在看不透他們,更看不懂他們
一個團隊,競爭對手看不懂,內部同事看不透
連自己都無法預測自己的下一步
自古以來也就冠軍侯霍去病和西紅市首富王多魚可以做到了
所以霍去病能夠帶大家富貴
王多魚為什么不能?
會發生。
其實電影中講了個極端的情況,就是所有投資都投對了方向,而且投對了時機。就拿買房而言,你說我在12年到15年買10套房,你可能就想著這是花錢花著玩,但你等到16年、17年你再看,可能都翻倍了,爽不死你。
再打個比方,你在15年你背著要花光所有錢的指標,我估摸很多人都會想,股市跌成那個熊樣了,是不是我買進去,過不了多久會把錢給敗光?你花10億買進去,你到16年打開賬戶一看,沒準賬戶就13億往上了。你奔著敗光財產去的,是不是恰好弄巧成拙越花越多?
但是時機不一樣,結果就完全不同,比如你同樣拿10億,你在2021年底買進新能源,買進白酒,哪怕隨便買,到2022年3月,如果不虧個30%,我只能說你TM真是個天才。
所以錢越花越多還是越花越少,還是得看時機,時機錯了,再多錢也能給你霍霍光了,時機對了,你就是會越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