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日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辦法(以下稱“二十條”辦法)發布以來,各地針對核酸檢測、人員管控等防控重點范疇,連續出臺相關調整政策,進一步進步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 多地調整48小時核酸要求 中新網注意到,全國多地核酸檢測規模和陰性證明時效要求都現已發生變化。 15日,山東疾控發布音訊,山東省對省外入魯返魯人員(包含出省旅游探親回來人員)實施“落地檢”和“5天3檢”,撤銷了“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 15日,河南洛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答網友發問時表示,除進入各級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務場所需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進入其他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但要落實掃場所碼、測體溫、規范佩帶口罩等常態化防控辦法。 據《福州晚報》15日報導,自13日起,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進入院區需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此前要求為持24小時或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 這兒倡議婚宴“應辦盡辦” “要削減因疫情給大眾帶來的不便”是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辦法發布以后,各地調整辦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這方面,合肥的做法獲得了不少網友好評。合肥市人民政府在14日發布音訊稱,婚宴應辦盡辦,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議婚事新辦、喜事簡辦,不搞大操大辦,響應“光盤行動”,把喜事辦得更喜慶。 對此,有談論文章表示,從“停辦”“緩辦”,到“應辦盡辦”,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在防疫辦法中看到鼓勵辦婚宴的。文章稱,這份暖心的背后不是隨意和放松,而是一份關于防疫的底氣。這是對國家優化防疫二十條最有力的回應。 合肥上述防控辦法中也說到,桌數有多有少,但防疫辦法一條都不能少。餐飲經營單位要安排人員督促顧客掃場所碼,查驗“兩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提示顧客在公共區域活動時規范佩帶口罩。 部分地區高危險區數量有所增加 雖然核酸檢測做出調整,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辦法就此放松。17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明確提出,既要繼續整治層層加碼,避免“一封了之”,又要反對不負責任的情緒,避免“一放了之”。 這個周末,根據當時疫情態勢,北京、廣州、濟南等多地都宣告建議,倡議市民,讓周末“靜”下來。 此外,撤銷中危險地區后,各地結合疫情局勢,關于高危險區的人員管控也采取了新的辦法。 海南三亞于11日宣告撤銷了區域全員核酸檢測,但根據海南省衛健委15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十條辦法,除按照要求將危險區劃分為“高、低”兩類,且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進行劃定外,海南省還規定在疫情傳播危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展高危險區劃定規模。 在重慶市,近期該市高危險區數量呈現了大幅度增加。12日,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楊琳解說,這是在當時的局勢下按照“二十條辦法”要求和精力作出的優化調整。現在不再劃中危險區,關于曾經現已劃了中危險區的,經過專家研判,有些調整為高危險區。 此外,廣州提出大力推進方艙醫院建設。據廣州衛健委新聞發布會音訊,截至17日12時,已建成交付方艙醫院16個、床位3.9萬張,仍有20個項目在建,全市共規劃建設方艙醫院和阻隔板房床位逾24萬張。(韋香惠)“二十條”發布十天,各地疫情防控調整了哪些行動?-中新網
自11日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辦法(以下稱“二十條”辦法)發布以來,各地針對核酸檢測、人員管控等防控重點范疇,陸續出臺相關調整方針,進一步進步疫情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