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的講臺上,拋出一個重磅消息: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正式歸國。從清華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5年后,她又從美國回來了。來深圳,做一件寫進了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意見的事:參與興辦深圳醫學科學院,做首任院長。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華人科學家挑選歸國,雖然他們都在國外頂尖大學擁有終身教職或行將晉升為終身教職。 圖 | 顏寧1400人,歸國!10月,美國亞裔學者論壇(The 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在網絡研討會上發布了一份由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聯合完結的報告。 該聯合報告顯現,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間,至少有1400名美國華裔科學家離開了原本作業的美國科研機構,轉而到中國開展研究。 圖 | 華裔科學家在美感受調查科學無國界,不代表科學家無國界。大國博弈下,海外華人科學家們哪怕是在象牙塔里,也面臨著艱難的境況。華人身份讓他們失去了專注科研的自在,被逼卷入糾紛和排擠之中。一道滲著濃墨的學界鐵幕,如同幽靈,籠罩在海外華人科學家的周圍。華人學者的“美國劫”2021年,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申請經費時披露從中國的多個機構獲得的合同、任命和獎項而被以“電匯欺詐”的罪名申述和逮捕;而就在陳剛教授被申述的前一年,同樣被FBI以“電信欺詐罪”和“虛偽陳說罪”為由申述而身陷囹圄的,還有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華人教授胡安明;在胡安明案判定所有指控均不成立的前兩個月,美國俄亥俄州當地檢察官也撤回了對華人遺傳學家、克利夫蘭診所基金會心血管遺傳中心原主任王擎的“電匯欺詐指控”;新一輪“歸國潮”,來了!
11月1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的講臺上,拋出一個重磅音訊: 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正式歸國。從清華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5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