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下周將開啟他就任后的首次“亞洲行”,于5月20日至24日拜訪韓國和日本,別離與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議;訪日期間,拜登還會與澳大利亞、印度與日本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 就在白宮正承認拜登拜訪亞洲的行程之際,臺媒“中央社”14日爆料稱,9名共和黨籍眾議員12日聯名致函,呼吁拜登考慮下周加訪臺灣。 臺媒曬出的信函副本顯現,聯名的議員包括帝湯姆·蒂凡尼(Tom Tiffany)、科特·佩里(Scott Perry)、南希·梅斯(Nancy Mace)、路易·戈默特(Louie Gohmert)、麗莎·麥克萊恩(Lisa McClain)、皮特·史陶柏爾(Pete Stauber)、樸銀珠(Michelle Steel)、鮑伯·古德(Bob Good)與羅尼·杰克遜(Ronny Jackson)。 信函內容渲染“我國威脅論”,稱大陸方面“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具有鉗制性”等等。他們認為,若要展現美國對臺許諾確實是“堅若磐石”,建議拜登親身訪臺,并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面議論如何深化美臺安全與經濟伙伴關系。 目前,拜登“亞洲行”的行程還未確認。在這之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4月聲稱,有計劃拜訪臺灣,但在啟程之前新冠檢測呈陽性,終究未能成行。 對此,我國外交部長王毅稱,美國國會眾院議長作為一國政要,如知法犯法竄訪臺灣,將是對我國主權的惡意尋釁,對我國內政的粗暴干與,將對外發出極其危險的政治信號。假如美方自以為是,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響,一切結果由美方承擔。 美國近期一再在臺灣議題上做文章,拜登5月13日簽署法案,要求國務卿幫忙臺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身份,以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 臺媒稱,美國聯邦眾議院4月27日經過這項法案,拜登在美國立法程序的最終一天簽署成案。 最新收效的法案要求國務卿擬定戰略,幫忙臺灣重獲在WHA的觀察員身份,以及在臺灣未能取得觀察員身份的每屆WHA后,向國會闡明美國在幫忙臺灣的計劃上,所作出的改動與作為。 除此之外,島內一些實力近期也繼續鼓噪希望國際社會挺臺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是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聯合國專門機構,臺灣地區作為我國的一部分無權參加。 關于臺灣地區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活動問題,咱們的立場是一向的、清晰的,即必須依照一個我國準則來處理。2009年至2016年,在兩岸均堅持表現一個我國準則的“九二一致”基礎上,經過兩岸洽談,臺灣地區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接連8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在堅持一個我國準則前提下,在其時兩岸關系和平開展的大背景下,作出的特別組織。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執政以來,固執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歪曲否定表現一個我國準則的“九二一致”,破壞了兩岸洽談的政治基礎,導致臺灣地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這個局面完全是民進黨當局形成的。任何炒作世衛大會涉臺問題,企圖在國際上坑蒙拐騙、造勢尋釁,都是徒勞的。
美國總統拜登下周將敞開他就任后的初次“亞洲行”,于5月20日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別離與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辦雙邊會議;訪日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