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是俄羅斯空射高超音速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速度能達到10-12馬赫(12,250-14,701千米每小時),該導彈能在每個飛行階段進行規避動作,可以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匕首”導彈可以從圖-22M轟炸機或米格-31戰斗機上發射,是俄羅斯的戰略反介入力量。

從外形上看,“匕首”導彈采用雙錐體彈頭,之后是圓柱形彈體,彈體尾部有呈X型布置的4片氣動控制舵面。根據米格-31K戰機尺寸估算導彈長約7.7米,彈體直徑約1米。

距媒體報道,“匕首”是在“伊斯坎德爾-M”近程彈道導彈基礎上研制的高超聲速導彈,改進部分可能包括加裝雷達導引頭、尾部加裝減阻整流罩、并且更加先進的氣動控制技術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匕首”與中美研發的高超聲速“新概念”武器有些許不同。

為了“匕首”導彈,俄羅斯對部分米格-31進行了改裝,而截至目前并沒有流出圖-22轟炸機搭載“匕首” 的照片,所以目前并不清楚圖-22是否針對“匕首”做了改裝。“匕首”導彈和米格-31K都是現有型號基礎上研制或改進而來,以較低成本實現俄反航母戰力大幅躍升,這是俄羅斯在經濟窘迫下提升戰斗力的最佳途徑。

從“匕首”導彈大致性能來看,其將成為俄軍反航母的又一殺手锏。首先,該導彈射程遠,可由米格-31K、圖-22M3M等戰機攜帶,2000千米的射程完全可以在航母防空圈外發射;其次,高超聲速飛行且機動能力強,航母戰斗群防空體系防御這種武器非常吃力,突防成功的概率高;再次是復合制導,抗干擾能力強,命中精度也高;最后是戰斗部重量大,參考“伊斯坎德爾-M”最大能攜帶近700千克戰斗部,“匕首”導彈戰斗部重量應該也在400-700千克之間,再加上頭體不分離、灌頂攻擊以及很高的飛行速度,戰斗部加上巨大的撞擊動能,1-3枚就能重創航母、兩棲攻擊艦等大型目標。

2022年3月18日,俄羅斯用“匕首”導彈摧毀了烏克蘭西部的一個地下武器庫。這是俄羅斯首次使用該武器。而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殺雞用牛刀、使用“匕首”這種戰略級武器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是殺雞儆猴,威懾北約。烏克蘭戰爭爆發后,西方一直大力支持烏克蘭,提供了大批便攜式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等裝備,未來還有支援戰機與S-300防空導彈的考慮,澤連斯基更是多次請求北約在烏克蘭建立禁飛區,一旦重型裝備進入烏克蘭或者北約強勢建立禁飛區,將對俄羅斯影響頗深。所以俄羅斯提前使用“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就是敲山震虎,表明一旦北約過線,俄羅斯有能力摧毀烏克蘭境內的一切力量,必將毫不留情的付諸打擊。
二是攻堅克難,無可替代。如果烏克蘭重點區域(比如地下彈藥庫)的防空力量沒有被徹底摧毀,那么“匕首”可能是目前比較合適的武器。烏克蘭當局18日表示,俄軍向利沃夫國家飛機維修廠發射了6枚“不明型號的巡航導彈”,但其中兩枚被攔截,這也表明烏克蘭防空系統并沒有被徹底摧毀。

三是彈藥匱乏,無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可用。對付地下武器庫這種設施,鉆地彈才是最佳武器,但是俄羅斯卻使用了“匕首”,原因有可能是無彈可用。經過二十多天的消耗,目前俄羅斯精確制導武器的庫存已經捉襟見肘(注意是精確制導武器),蘇-34這種先進戰斗機甚至要掛著航空炸彈上前線,這也導致俄羅斯一批戰斗機被擊落。如果烏克蘭重點區域防空力量還健全,那么“匕首”可能是攻堅克難利器。
目前來看,第一個因素可能性比較大,后面兩個因素可能性比較低。畢竟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精確度也非常高,數量也比“匕首”充足,價格也更為廉價。如果處于后兩點考慮,“伊斯坎德爾”無疑是更佳選擇。
俄羅斯用普通炸彈
黃撒人:俄羅斯窮的已經用不起導彈了。
俄羅斯用最先進的導彈轟炸
黃撒人:俄羅斯已經急了,窮的連普通的多用途導彈都用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