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際社會不太習慣一場戰爭不是由美國直接發動的了。
有這么幾個問題:
1.口頭支持的算不算支持,口頭反對的算不算反對
2.身體支持但口頭沉默的算支持還是反對?身體沉默而口頭反對的是支持還是反對?
前兩個問題歸結為一個:到底是實際行動重要,還是口頭表態重要。
3.如何計算,是按人口還是按國家數量還是按經濟占比?是不是立陶宛的表態和印度的表態是同等質量?
————————————————
在所有發起制裁的行動中,日本是最有意思的。
日本凍結了普京的財產,可普京在日本沒財產;日本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武器,但日本向俄羅斯出口過多少武器。。。。。
但日本援助俄羅斯(戰爭爆發前)的一筆錢,還是照常支付——學者猜測,是岸田文雄又在向俄羅斯示好,希望以花錢的形式買下北方四島。
————————————————
此外,中國向歐洲高價出售了一批天然氣。原因是和俄羅斯簽訂了協議,獲得了額外的廉價天然氣,所以把美國的部分高價天然氣,轉賣給了歐洲。
————————————————
個人觀點,談論口頭支持的話,只能成為圣母婊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感動。
倒不如去考慮一下實際行動。
哦,忘記說了。。。真正意義上能制止這場戰爭的,只有兩個國家。
而這兩個國家都在發戰爭財。
——————————————
評論區再補充一下
中印邊境對峙時,俄羅斯趁機賣給印度不少軍火。
發戰爭財方式很多,不一定直接賣武器。
不過我真正想說明的問題是:
有罪與否的前提是罪能罰,如果沒人能審判的話,敢問談論有罪與否是不是有些空洞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