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后,各地也陸續發布了當地數據。 根據榜首財經統計,到目前,已有30省份發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數據,有15個省份常住人口呈現下降。別的,30個省份中,有26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的出世人口相關數據,其間廣東已接連多年坐穩榜首生育大省位置。與此一起,有10個省份人口呈現天然負增長。 從26個公布出世人口數據的省份來看,2021年出世人口超越達到或超越20萬人的省份共有20個,其間,有4個省份2021年出世人口超越50萬人,超越100萬的僅有廣東。數據顯現,廣東2021年出世人口為118.31萬人,在全國各省份中遙遙搶先,比第二名的河南多了39.01萬人。 榜首財經記者整理2015年以來廣東、河南和山東三個人口大省出世數據發現,廣東自2018年超越山東成為榜首生育大省后,搶先第二名的優勢逐步擴展。盡管近年來受二孩政策效應減弱等要素影響,廣東出世人口數量也有所下降,但其下降的起伏要比山東河南小很多。 數據顯現,2021年廣東出世人口相比2017年下降22%,同期山東下降了57%,河南下降了43.6%。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榜首財經剖析,廣東的人口出世率較高,出世人口多,一個原因是廣東流入人口是全國最多的,因為流入人口以青壯年為主,處于生育年齡段的比重很大,所以出世人口多。一起也跟當地受傳統家族文明影響,生育文明較濃、生育志愿較高有關。 從出世率來看,共有12個省份2021年出世率高于7.52‰的全國平均水平,其間有四個省份出世率高于1%(即10‰),全部位于西部地區。別的,廣西、甘肅、廣東、云南也超越了9‰。 從人口天然增長率來看,26個省份中,共有10個省份人口為天然負增長,分別是黑龍江、遼寧、重慶、內蒙古、湖南、江蘇、上海、湖北、河北和山西。從區域散布來看,主要位于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其間,包括江蘇、湖北、湖南、內蒙古和山西均是近幾十年來人口天然增長率初次轉負。 不過,不同區域呈現人口天然負增長,原因各異。比如東北地區,既有城鎮化較早、出世率較低的要素,也有青年人口外流然后進一步降低出世率的要素。黑龍江人口天然增長率位居倒數榜首,為-5.11‰;遼寧為-4.18‰。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榜首財經剖析,東北出世率低,一方面有人口結構和前史慣性的要素。東北的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企業以國企為主,很多就業人員是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執行得比較嚴厲,所以獨生子女所占的比重特別大。當這批獨生子女進入到生育年齡后,這批人也成為目前東北生育的主體,這種情況下,相應的生育率也會降低。另一方面,因為經濟下行,就業機會減少,導致東北青壯年人口外流。青壯年是生育的主力軍,他們外流后,生育率也會顯著下降。 華北以及中部一些省份的人口天然增長率低,主要是受青壯年人口外流影響。 此外,一些城鎮化率比較高的省份,例如江蘇和上海、重慶、天津,人口天然增長率也比較低。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教授對榜首財經剖析,從城鎮化水平情況來看,城鎮化快速提高,會影響人們的婚育觀念和行為。近十年來,人口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搬運,人們在城市生活,住房、交通、消費等等壓力很大,對人們的愛情成婚等行為都會有實際的影響。 作為中西部僅有的直轄市,重慶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高。數據顯現,2021年重慶的城鎮化率現已達到70.32%,超越了東南沿海的興旺省份福建,位居全國第七。 重慶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現,在育齡婦女人數遞減、生育志愿下降、疫情防控導致生育推延等多重要素影響下,人口出世率持續走低。2021年全市出世人口20.83萬人,比2020年減少3.05萬人,人口出世率6.49‰,比2020年下降0.98個千分點,比2010年下降2.68個千分點。2021年重慶人口天然增長率為-1.55‰,比2020年下降1.32個千分點,比2010年下降4.32個千分點。 26省份2021年出世人口數據(人口單位:萬人) 26省份2021年出世人口數據:10省份人口呈現天然負增長
國家計算局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后,各地也連續發布了當地數據。 根據榜首財經計算,截至現在,已有30省份發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數據,有15個省份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