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區以打造 " 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 " 為抓手,更好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普陀區新聞辦供圖)
傳承百年蘇河工業文明的 " 赤色滬西 ",如何在服務上海改革發展大局中主動作為、擔綱節點?今年前 8 個月,普陀區實現區級財政收入 104.3 億元,同比增長 29.8%,增速位列全市各區首位,落地稅收億元級項目 11 個、千萬元級項目 123 個,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昨天," 高質量發展在申城 " 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普陀區專場。普陀區委書記姜冬冬表示,將以 " 中華武數 " 為引領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同時以 " 半馬蘇河 " 為抓手,打造人民城市建設新樣板。
構建 " 中華武數 " 科創布局,打造科創硬實力
前不久,普陀區內一家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遇到技術困難,同在武寧路沿線的華東電力設計院及時幫助解決,雙方還就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承接了更多項目。就在今年 4 月,武寧創新共同體成立,把武寧路沿線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企業、創新平臺等各類創新主體凝聚起來,推動 " 政產學研用 " 全鏈條協同發展。
創新是第一動力。姜冬冬介紹,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武寧創新共同體、海納小鎮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是普陀區科技創新的 " 四梁八柱 ",從中各取一字,提出構建 " 中華武數 " 科創布局,引領帶動產業布局、空間布局同向發力。
眼下,普陀區正舉全區之力推進 " 中華武數 " 科創平臺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其中,中以(上海)創新園揭牌啟用國際數字安全與生態運營中心、360 上海城市安全大腦,成立特拉維夫辦公室,連續多年舉辦上海數字創新大會和中以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入駐企業 130 余家,落地知識產權 500 余項。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正全力打造集成電路研究平臺,推進建設 3 個功能型實驗室,發起設立了長三角高端智庫聯盟,落地了 40 余家高科技企業。海納小鎮市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區發布了全國首個地市級數字化轉型指數,海納工程院揭牌運行,正在加快建設數字交通等示范性應用場景。
" 普陀區將堅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努力打造更多科技創新的新亮點,為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姜冬冬表示。
搶先布局新賽道,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
普陀區區長肖文高表示,為順應產業變革趨勢,普陀區將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作為重點培育產業,納入全市產業地圖,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 4 個重點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達 45.3%,為地區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普陀區搶先布局新賽道,先后引進 360 華東大安全總部、京東上海中心等一批高能級項目,建成全市首個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示范區、網絡安全產業示范園,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長點。
普陀區積極推動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區域內既有環球港、百聯中環等消費地標,也有天安千樹、長風大悅城、近鐵城市廣場等活力商圈,既有山姆會員店、盒馬 X 會員店等新品牌,也有即將亮相的中海環宇城、信泰廣場、鴻壽坊等新載體,多層次布局、多樣化業態,讓普陀時尚范與煙火氣共融。
今年以來,普陀區在全市首創開設線上線下 " 辦不成事 " 反映窗口,上線了一批 " 好辦快辦 "" 馬上辦 " 事項,企業新設 " 減時間 " 壓減比率達 91.7%,實現了全市首例房地產項目全程網辦 " 交地即交證 "。做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企業機制,設立中小企業服務專員,實現 221 個園區和商務樓宇全覆蓋,對接包括所有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 3646 家企業。
將 " 半馬蘇河 " 打造成為城市治理現代化 " 樣板間 "
普陀區境內蘇州河岸線總長 21 公里,恰好是半程馬拉松的長度,稱為 " 半馬蘇河 ",這是最寶貴的資源。普陀區始終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打造 " 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 " 為抓手,更好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姜冬冬介紹,2021 年蘇州河普陀段打通了最后斷點,實現全面貫通開放。在此基礎上,打造高品質、多功能的公共空間。目前,已建成 " 半馬蘇河 " 公園和 24 座蘇河驛站,建成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綠地桃浦中央綠地和全市首個高線公園百禧公園。
與此同時,普陀區傳承 " 赤色滬西 " 紅色基因,發掘百年蘇河工業文明,改造升級顧正紅紀念館、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等一批場館,通過蘇州河游船將沿線的資源串珠成鏈。精心培育 " 半馬蘇河 " 文化品牌,建成開放上海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推出 " 半馬蘇河 " 精品旅游線路,打造親子潮玩體驗區,舉辦 " 半馬蘇河 " 文化旅游節等活動,一年四季精彩不斷。舉辦上海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上海賽艇城市精英賽、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等一系列高水平賽事,讓靚麗風景線真正成為人人樂享的生活幸福線。
作者:張曉鳴
編輯:施薇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普陀:“中華武數”打造創新引擎,“半馬蘇河”繡出美好生活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135cc98e9f096d182e67e8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