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前期積壓購房需求集中釋放,帶動房地產市場實現 " 小陽春 ",二季度逐步回歸常態化運行,上半年市場整體呈現企穩態勢。其中,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場率先回暖,整體新房市場復蘇節奏相對滯后。
市場成交放緩,整體收入下滑、經紀人離職率上升、撤店,房產經紀行業隨之深陷調整周期。
" 調整是正常的,之前這個行業很好,人很多。隨著行業調整,人員不斷優化,沉淀下來的大部分是更資深、更有能力的經紀人。" 一位房產經紀從業者告訴藍鯨財經,平臺、房產經紀機構要發展,未來更要擁抱優秀的店東、經紀人。

而如何留住、賦能經紀人是平臺、店東思考的問題。
在貝殼找房看來,隨著居住屬性回歸,門店和經紀人的運營從單純規模擴張,進入到以效能提升為核心的時代。
換句話說,在過去一年時間,貝殼找房針對不同區域發展情況因城施策,提升門店、經紀人效能。
地區狀態 |
措施 |
效果 |
代表城市 |
門店聯網規模不足 |
提升當地品質門店聯網率; 賦能門店做好經紀人招培管聘; |
門店數比去年底提升近 10%; 經紀人數提升 17%; |
|
達到一定量級 |
門店分級競優,門店分級運營進一步拓展到了新房外渠; 堅定推進大店策略,提供數字化經營分析工具,幫助店東經營提效; 持續精細化運營 ACN 機制; 完成二手新房線上商機分配機制優化,支持初級經紀人的成長; |
西安、重慶 |
|
相對飽和 |
提升效率品質的同時,也進一步謀求一體兩翼(家裝、租賃); 增加新房市場的交易規模; |
北京、上海 |
除上述措施外,圍繞房、客、經紀人三個關鍵要素,貝殼于今年上半年對全國范圍內的" 店對盤 "房源運營機制進行升級,讓經紀人更聚焦特定社區,提高房源維護能力,同時通過線上化產品能力升級和商機分配機制優化,貝殼增強了經紀人之間的房源流通能力以及房、客精準匹配能力,提升了房源去化效率。
針對新房業務跳單、結傭慢等難題,貝殼找房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房業務生態治理,并依托開發商預付傭的" 快傭 " 模式,保證整體高效作業勢能及經紀人利益。
據其半年報顯示,二季度新房業務 GTV 達到了 2950 億元,同比增長 32.4%,凈收入為 87 億元,同比增長 30.4%;開發商預付傭占總傭金的比例同比大幅提升至 53%,二季度新房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縮短至僅 52 天,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
貝殼找房董事長彭永東還在剛剛結束的二季度業績會上,多次提及" 大店模式 "。
據了解,2021 年,鏈家、德佑開過一批 " 大店 "。
彼時," 大店 " 在貝殼找房體系內的定義為:位置、環境、形象更好的門店,將附近中小門店的經紀人集中于此,通過 ACN 模式運營,當門店人數提升至 14 人以上時,其運營效率得以提高。同時,擁有更大面積的門店也能更好與周邊社區互動,開展更多 " 服務 +"。
這兩年,貝殼找房、鏈家體系內對 " 大店 " 的定義有所調整,即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能力強的經紀人價值會進一步提升,提高其收入才能留人," 大店 " 模式可降低運營成本、確保效能,并通過績效改革提高經紀人收入。
這一改變在其自營品牌鏈家執行的更為徹底。
" 我們持續通過大店模式,讓經紀人收入上一個臺階。" 據鏈家相關負責人透露,上半年,鏈家經紀人平均收入較社會平均工資競爭力指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40%。同時,鏈家還在試點新的經紀人激勵機制。
上述措施也在 8 月 31 日發布的 2023 年半年報得以顯現,期內,貝殼找房平臺門店平均店效同比提升 80%。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貝殼找房經紀人群體保持規模上的穩定,并且還在增加。截至報告期末,貝殼找房平臺門店和經紀人數于上半年企,二季度末活躍門店數 41076 家,較去年年底提升近 10%;活躍經紀人數量達 409054 人,較去年年底提升 17%。第二季度鏈家店均經紀人數量為 18.1 人,同比上升 16%,貝聯店均經紀人數量為 8.7 人,同比上升 7%。
基于此,上半年貝殼實現 GTV 1.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43.0%,凈收入為 398 億元,同比增加 51.0%。其中,貝殼第二季度總交易額(GTV)為 7,806 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 22.1%,凈收入為 195 億元,同比增長 41.4%,毛利率為 27.4%,凈利潤達 13 億元,調整后凈利潤達 23.64 億元。
房產經紀“效能提升”時代,貝殼找房做了什么?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f192988e9f093b0d62bee3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