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擁抱電氣化、停售燃油車,20歲的東風本田能否走出“合資困局”?

    一向步調緩慢的日系合資車企加速駛入純電賽道。7月16日,東風本田在其二十周年主題活動上發布"創未來2

    一向步調緩慢的日系合資車企加速駛入純電賽道。

    7 月 16 日,東風本田在其二十周年主題活動上發布 " 創未來 2030 新戰略 ",宣布 2025 年前電動化比例達到 50% 以上,2027 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車,2030 年前累計推出 10 款以上純電車型。

    同為東風汽車旗下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日產計劃,日產品牌于 2026 年前在中國市場推出 7 款電驅化車型,到 2030 年中國市場電驅化車型占比將達到 80%;啟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 2 款全新新能源車型;英菲尼迪品牌加速電動化布局。

    官網信息顯示,目前,東風本田有 e:NS1、M-NV 兩款純電車型在售,而東風日產已推出日產 ARIYA、啟辰 T60EV、啟辰 D60EV、啟辰 D60EV PLUS 四款純電車型。相較于兄弟企業東風日產而言,東風本田的電動化轉型戰略顯然更為 " 激進 "。

    燃油車銷量下滑局面難扭轉

    2017 年 7 月,時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的陳斌波在接受采訪時曾說:"2023 年達成 100 萬輛是我們的夢想。" 當年,東風本田終端累計銷售 72.70 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22.0%。

    往后五年,東風本田銷量起伏,從 2018 年的 69.70 萬輛(本田中國公布的終端銷量)到 2020 年的歷史最高點 82.04 萬輛,再到 2022 年的 65.24 萬輛,銷量增幅再不復 2017 年的水平。

    2023 年初,推行了 13 年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購置補貼政策正式離場,隨后特斯拉逆勢降價,在行業內投下一顆 " 重磅炸彈 "。受市場競爭壓力影響,AITO 問界、小鵬、埃安、極氪等新能源品牌相繼跟進,通過金融補貼、訂金膨脹、選裝優惠、保險補貼、交付激勵等多種形式變相降價。

    新能源汽車加速分蛋糕之下,降價潮一路傳導至燃油車領域。3 月,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七大品牌參與了此輪活動,補貼力度從 5000 元至 9 萬元不等,多款熱門車型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而后全國數十個主機廠、經銷商陸續推出大額補貼以刺激消費,燃油車品牌輪番降價。

    然而在經歷 3 月的小幅回升后,4 月東風本田銷量跌回三萬余輛的常規水平,5-6 月本田中國官方再未公布旗下兩大合資品牌終端銷量數據。根據東風集團方面數據,2023 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累計實現銷量 22.70 萬輛,同比減少 32.80%,1-6 月單月銷量均出現同比下滑。

    近日,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從東風本田北京某經銷商處了解到,熱銷車型 CR-V、英仕派均有現車,目前購車可享受至少 2 萬元的優惠。

    年內,雖然東風本田對 UR-V、英仕派、艾力紳等主力車型進行了煥新,但在行業產品、技術、服務內卷加劇的大背景下,僅靠外觀及內飾升級已無法扭轉車型競爭力不足的局面。旗下 MPV 熱門車型艾力紳的目標客群被智能化程度更高、座艙配置更多元、品牌宣傳更強勢的騰勢 D9、極氪 009 等車型分流,疊加 " 價格戰 " 后,消費者觀望情緒依舊濃厚,也導致了東風本田品牌影響力和銷量下滑的局面。

    e:NS1 半年銷量不足三千,新能源車產品力和品牌形象表現欠佳

    面對新能源轉型加速這一發展大勢,東風本田稱其將進一步依托全價值鏈體系能力,圍繞純電、混動、插電混動多種技術路線全域布局。

    7 月 4 日上市的全新一代英仕派發布 2 款插電混動版本,官方指導價 22.98 萬 -25.88 萬元。至此,東風本田旗下已推出兩款插電混動車型(另一款為 CR-V e:PHEV)和兩款純電車型(e:NS1、今年 6 月上市的 M-NV)共計四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僅英仕派為轎車,其余三款均為 SUV 車型。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截圖

    發動機技術成熟、油耗低、耐用是本田品牌燃油車的核心優勢,但當行業切換至新能源賽道,本田品牌燃油車節能耐用的優勢已經被補能成本更低、補能形式更靈活的電車蠶食。加之許多消費者對日系品牌新能源產品的認知有限,東風本田旗下三款新能源產品并未獲得較大的市場反響。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e:NS1 銷量僅為 2882 輛。

    與打出鮮明產品標簽的燃油車不同的是,東風本田新能源產品并未形成獨特的產品標簽,旗下全新純電品牌 e:N 也尚未在行業中樹立起獨立的品牌形象。

    針對純電車型最為重要的續航問題,記者查詢車質網發現,網站共有兩條關于 e:NS1 車型的投訴信息,反饋內容均為 "e:NS1 車型續航里程不足 "。其中一位內容發布者反饋,其購買的 e:NS1 車型滿電狀態下續航只有約 200 千米左右,打開空調后只有 180 千米左右。另一位發帖人也表示,自己購買的 e:NS1 滿電續航里程僅有 180 千米。而東風本田官方數據顯示,e:NS1 的 CLTC 續航里程最低為 420km,最高達到 510km。

    可見東風本田在新能源產品打造及品牌形象維護方面,仍有一段路要走。

    據東風本田方面透露,e:N 品牌旗下第二款車型 e:NS2 將在 2024 年春季上市,第三款車型 "e:N SUV 序 " 也將于 2024 年下半年投放市場。雖然新車型的售價和配置暫未公布,但有媒體報道稱,東風本田完成純電車型布局后,欲與比亞迪形成正面競爭。

    " 價格戰 " 最激烈之時,多位車企管理者拋出 " 決賽圈 " 的概念。理想汽車 CEO 李想、小鵬汽車董事長兼 CEO 何小鵬都曾明確表示,對于行業來說,2030 年或將是一個重要節點,決定著哪家車企能長跑進入決賽圈。盡管對于東風本田來說,其在燃油車市場已有深厚積累,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品牌卻尚未形成足夠的聲量。不管是在技術端、銷售端還是服務端,東風本田仍需不斷突破,以求走得更穩、更遠。

    封面圖片來源:東風本田官方微博

    擁抱電氣化、停售燃油車,20歲的東風本田能否走出“合資困局”?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b7b3ac8e9f0951b12ea8bb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

    給TA打賞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賞
    時下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發布,解析互聯網行業發展特征

    2023-7-19 18:49:32

    時下

    尹錫悅登上美國戰略核潛艇,成外國領導人中第一位

    2023-7-20 6:47:26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div id="f0ueo"><ol id="f0ueo"><mark id="f0ueo"></mark></ol></div>

    <em id="f0ueo"></em>
  • <div id="f0ueo"></div>
    <div id="f0ueo"><ol id="f0ueo"></ol></div><em id="f0ueo"></em>
    <button id="f0ueo"><label id="f0ueo"></label></button>
    <em id="f0ueo"><ol id="f0ueo"><nav id="f0ueo"></nav></ol></em>
  • 欧美亚洲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