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 7 日對外宣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于本月 11 至 13 日訪問立陶宛和比利時,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首腦會議以及日本與歐盟的定期首腦磋商。這將是岸田連續第二年參加北約首腦會議。
今年 1 月,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訪問日本,聲稱跨大西洋和印太地區安全緊密相連,并計劃明年在日本設立北約聯絡處,企圖使東京聯絡處成為北約設在亞洲的首個辦事機構。
近年來,日本政府頻頻加強與北約在軍事安全領域的互動與合作,積極構建北約進入亞太地區的 " 橋頭堡 "。岸田文雄宣稱 " 歐洲與印太的安全保障密不可分 ",也是地區不穩定論的直接鼓噪者。日本此次再次出席北約峰會,將進一步確認北約強化印太地區事務參與進程,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慫恿北約為其未來戰略 " 站臺 "。
北約黑手欲借日本逐步伸向亞太
冷戰結束后,北約的前途命運問題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焦點。但這個與華約組織相對應的軍事聯盟并未隨著華約的解體而壽終正寢,反而持續擴張,先是東擴對抗俄羅斯,現在又試圖涉足亞太。
在美國的同盟關系主導下,近年來日韓澳新四國被北約當作其 " 全球伙伴 " 的一部分。日本連續參加北約軍演,密切與北約之間的軍事合作,北約也借助日本這個平臺,開始進一步增強對亞太地區的關注,并逐漸加大力量投放。
日本是北約 9 個 " 全球伙伴國 " 之一,雙方于 2014 年 5 月簽署《個別伙伴合作計劃》,表示要在計算機防護、應對海盜、反恐維和等方面加強合作。2021 年,北約制定了 " 北約 2030 年議程 ",尋求重振同盟實力,推動新的戰略轉型,重點轉向大國競爭,還提出要積極介入全球事務,特別是 " 印太事務 "。去年北約馬德里峰會首次邀請日韓澳新四國領導人參會。今年四國領導人再次受邀參加于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日本經濟新聞》上個月曾報道稱,北約還將在今年夏天與日本制定完成新版合作計劃,同時還將與其他三國制定新的合作計劃。

▲ 北約和日本主要官員會面。
根據岸田上周在黨內高層會議上介紹的情況,在此次于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上,他計劃發表演說表達持續援助烏克蘭的態度,并以 " 烏克蘭危機來影射日本所處的環境 ",散布 " 中國威脅論 ",借此進一步加強與北約的合作。此外,日方還將與韓國總統尹錫悅等其他與會者舉行個別會談,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當面展開游說。在與歐盟的首腦磋商中,雙方將探討在安全保障、數字、氣候變化對策上合作。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在介紹岸田參加北約峰會的意義時強調,岸田此訪將繼續與北約成員分享 " 歐洲與印度太平洋的安全保障密不可分 " 這一共識,再次確認北約與歐盟將加強對印太的參與。
近年來北約在亞太地區頻刷 " 存在感 ",背后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助 " 體力不支 " 的美國一臂之力。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國借機與日本等亞太盟友加強互動,渲染亞洲安全威脅,竭力推動北約 " 亞太化 "。去年北約出臺新的戰略概念文件,將中國定位為 " 系統性挑戰 ",把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及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圖謀放上了臺面。
北約與日本協商在東京開設聯絡辦事處一事,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根據岸田與斯托爾滕貝格的磋商結果,這個 " 北約駐亞洲聯絡處 " 將發揮 " 傳聲筒 " 的作用,由日本負責把亞太地區的軍事信息通報給北約,最終實現日本北約軍事行動一體化,直接威脅到整個地區的安全。
所幸在向亞太擴張這一問題上,北約內部也存在著不同聲音。深受烏克蘭危機之苦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已明確表示反對。他指出,如果 " 推動北約擴大勢力范圍和地理范圍,我們將鑄成大錯。"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多米尼克 特蘭康也表示,北約是由北大西洋國家組成的,日本距離北約官方劃定的范圍 " 太過遙遠 "。

▲ 法國總統馬克龍。
日歐經貿合作貼上 " 遏華 " 標簽
除了在安全領域密切合作外,近年來,日本協同美歐一些國家頻頻在經貿合作問題上對中國出手,以穩定供應鏈、產業鏈為由,打著所謂 " 經濟安全保障 " 的旗號,大搞對華脫鉤斷鏈;或以構建供應鏈多元化為由,竭盡各種政策之所能,拉幫結派高筑 " 小院高墻 ",合力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從 7 月 23 日起,日本政府將對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實施管制措施,與所謂 " 芯片聯盟 " 的美國、荷蘭等一起針對中國半導體領域掀起圍堵浪潮。
本月 3 至 4 日,日本還分別與歐盟簽署了《日本與歐盟國際海底電纜合作備忘錄》和《日本與歐盟加強半導體領域合作備忘錄》,看似正常合作的備忘錄背后卻都體現著日歐針對中國的目的。
日歐宣稱確保國際海底電纜的穩定通信及多樣路線旨在布局 " 有事 " 時相互之間的穩定通信及經濟安全。日方稱加強半導體領域合作是為防備可能導致半導體供應網混亂的傳染病全球大流行和自然災害等突發事態,日歐雙方將構建共享相關信息的機制,旨在從維護經濟安全的角度實現供應鏈穩定。但這也是 " 芯片聯盟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而拓展圈子 " 的又一計劃。此外,備忘錄還顯示,為在 " 突發事態 " 下確保半導體的充足供應,日歐將朝著建立共享信息的 " 預警機制 " 展開合作。雙方還將在研發新一代半導體、培養人才、創造最尖端半導體的新利用方式等領域進行協作。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 " 馬前卒 ",日本與北約一唱一和,甘做北約介入亞太事務的跳板。國際輿論指出,日本政府現在的 " 引歐入亞 " 策略,不能換來亞太地區真正的和平與穩定,反而正如北約持續東擴最終引發烏克蘭危機一樣,作為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 " 打手 ",北約介入亞太事務后勢必成為亞太地區最不確定的外來 " 非安全因素 "。
作者:劉洪亮
編輯:劉暢
責任編輯:宋琤
圖片:《日本經濟新聞》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岸田文雄連續第二年參加北約峰會,日本與北約在安全領域頻頻勾連互動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aaff688e9f09095c11b528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