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記者 陳云龍 陸文杰)" 赤潮澎湃,曉霞飛動,驚醒了,五千余年的沉夢。遠東古國,四萬萬同胞,同聲歌頌,神圣的勞動。猛攻,猛攻,捶碎這帝國主義萬惡叢!"7 月 8 日下午,由常州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常州經開區黨群工作部主辦,潞城街道辦事處、光的空間、現代快報協辦的 2023 年 " 東席漫讀 " 閱享會第六場活動在常州經開區光的空間書店舉行。當天的活動中,常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理工大學教授馬凌帶來了《常州音樂名人和他們的紅色作品》主題分享,并演唱了部分歌曲,激動人心的歌聲縈繞在現場每個人的耳邊。

馬凌教授介紹,瞿秋白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革命文藝的重要奠基者,他在紅色革命音樂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923 年,瞿秋白重新譯配《國際歌》,并發表在了 1923 年 6 月 15 日出版的《新青年》季刊上,同期發布的,還有瞿秋白本人作詞譜曲的紅色歌曲《赤潮曲》。
同為常州三杰之一的惲代英,也在音樂方面有所建樹。1930 年 4 月被捕入獄后,惲代英化名王作霖,用《蘇武牧羊》的旋律重新填詞創作《苛刑歌》,以此鼓舞獄中革命同志。周恩來曾對惲代英高度評價:" 他的無產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群眾化的品質,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為中國革命青年的楷模。"
常州籍著名音樂家孟波,曾在 1958 年秋促成了何占豪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誕生。據馬凌教授介紹,當時為向國慶 10 周年獻禮,上海音樂學院報送大煉鋼鐵、女民兵和梁祝 3 個題材。時任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的孟波在表現愛情的 " 梁祝 " 旁打了鉤。沒有他那么一勾,就沒有《梁祝》。
馬凌教授還向現場觀眾分享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創作者——常州籍音樂家趙元任另一首創作于 1914 年的《和平進行曲》。這是中國第一首完整的鋼琴進行曲,具有明快、工整、嚴謹的音樂特色,是中國引進西方音樂風格的重要標志之一。
此外,常州武進籍作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吳祖強,不僅將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改編成了弦樂合奏,使得《二泉映月》成為世界聞名的作品,還創作了《萬泉河水清又清》,開創了芭蕾舞劇載歌載舞的新形式;出生于常州武進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吳伯超,于 1945 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國立音樂學院幼年班,并將其從重慶的青木關搬到了常州靈官廟——如今的常州一中附近;常州人瞿維及其妻子寄明亦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了重要痕跡。瞿維創作的《白毛女》管弦樂總譜、寄明創作的《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均是膾炙人口的著名歌曲。
" 常州共有 40 余位卓越的音樂家。他們都以各自的音樂作品,推動了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其中不少人創作的紅色歌曲,更是推動了我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馬凌教授表示,希望能以一堂音樂黨課,讓大家了解到這些常州音樂名人的故事。

近年來,常州經開區不斷完善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活動," 書香經開 " 建設成效顯著," 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 氛圍日漸濃郁,全民閱讀理念深入人心,已然成為全體市民的行動自覺和文化時尚。
(鄒嘉丞供圖 校對 周露 編輯 謝靜姝)
“東席漫讀”閱享會:一場音樂黨課,傳唱常州音樂名人的紅色歌曲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a92ea01bc8e0652300001a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