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 29 日,安永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 IPO 市場》報告,總結回顧 2023 年上半年全球及大中華區 IPO 活動,并展望下半年市場前景。
報告指出,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地緣政治沖擊等因素影響,全球上半年 IPO 活動持續放緩,共有 615 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 609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 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 5% 和 36%。中國內地仍是全球 IPO 活動的重要地區,IPO 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占全球的 28% 和 50%。
其中,全球 IPO 籌資額前兩位均來自中國內地市場,分別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全球前十大 IPO 中,中國企業占據 5 席,所涉行業分別為科技、能源和電力、零售與消費品。
2023 上半年,A 股市場預計共有 173 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 2,104 億人民幣,IPO 數量同比上升 2%。但籌資額同比下降 33%,相較于去年同期 3 家企業籌資額過百億的情況,今年僅有 1 家企業籌資額超百億,籌資額為 110.72 億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的 3 家超大型 IPO 集資額超過 900 億人民幣,缺少超大型 IPO 為籌資額下降的主要原因。
報告表明,雙創板 IPO 活動繼續保持領先,創業板和科創板 IPO 分別列數量和籌資額第一;北交所 IPO 活動表現亮眼,增長最快,共有 41 家企業上市,數量和籌資額同比增長 116% 和 169%;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繼續攀升,2023 上半年專精特新企業 占比為同期歷年最高。
上半年,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各板塊定位更為清晰,對上市企業質量要求進一步提升。報告指出,IPO 上半年整體通過率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科創板 IPO 門檻提升,通過率最低,同時 IPO 終止數量保持高位。
安永華中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費凡表示:" 全面注冊制正式啟航,制度對相關規則做了全面梳理和系統完善,發行上市制度不斷優化、審核效率得到提升,并從行業、科技含量、研發等方面作出更明確的規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擬上市公司在確定上市板塊時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選擇,同時建立具有強大根基的可持續業務也成為上市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新股方面,上半年 IPO 定價趨于理性,新股破發率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安永華中區審計服務市場主管合伙人黎志光表示:" 隨著注冊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自 2022 年起,新股首日破發的情況逐步頻繁,未來打新獲取收益的不確定性加大,投資者需要更加關注擬上市公司的質量,注冊制也將更考驗未來發展和盈利的能力。"
在香港 IPO 市場方面,2023 上半年香港市場預計共有 29 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 178 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IPO 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上升 45% 和 0.6%。而去年同期由于受疫情影響,香港 IPO 活動處于歷史低位。
隨著疫情政策開放,內地企業在香港 IPO 中占比升高,進一步主導香港 IPO 市場。就具體行業來看,科技、傳媒與通信和生物科技與健康 IPO 數量并列第一,零售與消費品行業籌資額最高,占全年 IPO 籌資額 37%。
上半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推出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進一步擴大香港的上市框架。對此,安永大中華區財務會計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國華表示:" 相比咨詢文件,實施的規定在市值和研發開支比例門檻都做了下調,這將為更多發展歷程較短,且其中許多還在研發以將其產品或服務商業化的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
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逐步企穩,更多提振經濟政策可期。黎志光認為,2023 年下半年 A 股 IPO 保持常態化高位發行。同時,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實施,上市過程和退市制度均將不斷規范化,資本市場優勝劣汰效應日益凸顯,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重要力量。
對于港股的下半年趨勢,費凡指出:" 當前,港股機遇與風險并存。世界經濟的增長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美國市場表現或將持續制約港股,加之地緣政治環境等因素,均會影響香港市場。但隨著世行上調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港交所正式實施多項利好新規,以及港股依然是中國內地企業重要的上市目的地之一,預計下半年香港 IPO 活動有望回升。 "
上半年A股IPO整體通過率略有下降,安永預計下半年將保持常態化高位發行,專精特新成上市重要力量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9d4fe78e9f092fe865f2a9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