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宇谷科技 ")披露了招股書,公司擬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宇谷科技計劃募資 10.94 億元,將分別用于智能換電產品生產及運營中心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女董事長曾是中學教師,3 家控股子公司均虧損
招股書顯示,2012 年 5 月,劉愛明、徐曉蕾、余為才、馬世忠、胡雄毅共同出資設立杭州宇谷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為 100 萬元,均以貨幣出資。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劉愛明直接持有公司 1188.04 萬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 39.6%,為宇谷科技的控股股東。此外,劉愛明通過持有宇谷合伙 39.24% 的出資額并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公司 13.82% 的表決權,其丈夫肖劼通過持有宇資合伙 44.93% 的出資額并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公司 2.9% 的表決權,劉愛明和肖劼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控制公司 56.32% 的表決權,為宇谷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需要指出的是,宇谷科技的執行董事、董事長劉愛明曾經還是一名中學教師。
劉愛明出生于 1970 年,大專學歷,數學專業。1989 年 9 月至 1992 年 11 月,劉愛明任江西天河煤礦子弟中學教師,在此之后劉愛明先后任職過宣傳干事及綜合企管員、總經理助理、人力資源經理。隨后 2001 年 7 月劉愛明曾任杭州宇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9 年 11 月至 2017 年 7 月,其任宇松科技副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12 月,宇谷科技收購了宇松科技,后者原主要經營的產品包括車載影視類產品、智能設備及系統、充換電設備,為公司實控人控制的企業。
實際上,宇谷科技成立之初,也就是 2012-2016 年期間,公司主要為關聯方宇松科技從事物聯網硬件及軟件研發。2017 年 7 月,公司銷售了第一臺基于充電小斑馬系統的充電樁,正式開展充電業務。同年,宇谷科技開始自主研發鋰電池 PACK 技術、BMS 技術和換電系統相關技術。2019 年 5 月,公司將第一顆自主研制的鋰電池投放至市場,正式開啟了換電業務的運營。
IPO 前夕,宇谷科技還突擊引入了多名投資者。2022 年 8 月 8 日,東莞紅土、萬得影響力、中證投資、金投鑫融、浙豐宏勝、寧波臻鉆、深圳裕丞及深創投分別以 156.81 元 / 注冊資本入股宇谷科技。
目前,宇谷科技共有 3 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兩家子公司 2022 年為公司貢獻了逾八成營收,但是 2022 年這 3 家子公司均出現虧損。
根據招股書,宇谷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分別為這鋰科技、那鋰科技及港快科技。其中,這鋰科技、那鋰科技均主要從事電動兩輪車換電業務,為公司換電服務的運營主體,港快科技主要從事技術開發及服務。
2022 年,這鋰科技、那鋰科技、港快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2.57 億元、2.1 億元、0.35 萬元;對應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約為 -108.44 萬元、-961.34 萬元、-25.78 萬元。
為外賣騎手提供共享電池年入 5 億,吃行業紅利剛符合標準就上市
資料顯示,宇谷科技是國內領先的電動兩輪車充換電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電動兩輪車換電服務市場研究報告》,在電動兩輪車換電市場,宇谷科技處于行業第一梯隊位置。
目前,宇谷科技的主要產品及服務為換電服務和充換電設備。2020-2022 年(以下簡稱 " 報告期 "),換電服務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 4012.18 萬元、1.98 億元、5.42 億元,占比分別為 45.93%、87.6%、97.62%,收入占比逐年增加,為公司核心收入來源。
而充換電設備銷售的銷售收入占比則由 2020 年的 47.92% 一路下滑至 2022 年 0.97%,已不足 1%。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宇谷科技換電服務業務規模的擴大,公司資源向換電服務傾斜,減少了充換電設備的對外銷售。
究竟何為換電服務?實際上,電動兩輪車換電市場消費者群體目前以騎手等即時配送員為主。而換電服務主要包括鋰電池、換電柜和換電系統等,為客戶提供換電服務,終端用戶通過手機 APP 等用戶端應用程序操作,實現線下自助更換電池。
與此同時,換電服務下,終端用戶無需購買電池。首次使用時,用戶需進行賬號注冊、身份認證并購買套餐,掃碼取出換電柜中的電池使用。后續再次使用時,用戶可通過手機 APP 尋找到附近的換電柜,進行掃碼后將使用后的電池放回換電柜中,再取出換電柜中充完電的電池,即可正常用車。目前,單次換電用時一般在一分鐘內。
截至 2022 年末,宇谷科技換電業務已經布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 58 個城市,上線運營換電柜 2.05 萬臺,電池 40 萬個,在網用戶數 29.17 萬個。
報告期內,宇谷科技業務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西南地區,二者各年合計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均在 75% 以上,主要原因系公司業務在杭州和成都布局較早并不斷向周邊城市拓展。
目前,電動兩輪車換電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 年中國電動兩輪車換電服務市場規模為 31.2 億元。預計 2022 年到 2026 年,中國電動兩輪車換電服務市場規模將從 42.4 億元上升到 204.4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48.18%。
隨著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業務開拓城市增加,再加上行業的紅利,宇谷科技的營業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9383.57 萬元、2.28 億元和 5.5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144.02%;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525.69 萬元、3304.73 萬元和 8134.26 萬元;對應實現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 987.11 萬元、3000.56 萬元、7300.43 萬元。
本次創業板 IPO,宇谷科技選擇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進行申報,即 " 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 5000 萬元 "。而 2020-2021 年,公司經審計的歸屬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累計約為 3987.67 萬元,未滿足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低于 5000 萬元這一標準。換句話說,宇谷科技在剛剛滿足上市標準后就開始了 IPO 準備。
業績 " 三連跳 " 毛利率連續下滑,研發投入后勁不足遜于行業均值
雖然得益于電動兩輪車充換電行業快速發展,宇谷科技近年來凈利不斷增長,然而公司的毛利率卻出現了滑坡。
2020-2022 年,宇谷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44.58%、33.82% 和 28.54%,其中,公司核心業務換電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 37.86%、31.58% 和 27.55%,充換電設備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 44.46%、35.24% 和 26.47%。對于毛利率逐年下滑,宇谷科技解釋稱系公司換電服務、充換電設備銷售毛利率均有所下降,以及毛利率較低的換電服務業務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電芯是公司生產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報告期內,宇谷科技生產鋰電池所需的電芯主要向孚能科技采購,采購金額分別為 4659.48 萬元、1.45 億元和 2.54 億元,占同類原材料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 99.9%、94.08% 和 76.56%,占公司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41.03%、39.33% 和 35.21%,占比逐年降低但仍然較高,存在一定的重要供應商集中風險。
目前,行業內廠商為更好開拓并維護用戶,逐步采用大數據和 AI 等先進技術優化用戶充換電體驗。報告期內,宇谷科技研發投入分別為 934.19 萬元、1109.83 萬元和 1867.94 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9.96%、4.85% 和 3.34%。然而與同行業相比,宇谷科技明顯后勁兒不足,同行業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 4.83%、5.16% 和 5.21%,連續兩年高于宇谷科技。
伴隨即時配送行業的快速發展、政府部門對電動兩輪車充電安全的重視和國家對智慧能源領域的支持,電動兩輪車換電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行業內涌現了鐵塔換電、e 換電、智租換電等一批廠商。為擴張業務規模、搶占市場份額,宇谷科技將一步擴大換電網點的數量及密集度,本次 IPO 中的智能換電產品生產及運營中心項目計劃在建設期 3 年內每年生產換電柜超 4 千臺、鋰電池約 8.8 萬個并投入運營。(藍鯨上市公司 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為騎手提供共享電池年入5億,宇谷科技業績“三連跳”毛利率卻連續下滑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9958e38e9f09693d50d3f0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