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思泳 通訊員 荔宣
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荔枝灣畔,南國紅豆顯風韻;粵劇嘉年華,多場展演進百姓門。6 月 8 日晚,廣州市荔灣區 2023 粵劇嘉年華巡禮(以下簡稱 " 嘉年華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正式啟動。


此次粵劇嘉年華巡禮將從 6 月 8 日持續至 6 月 10 日。活動期間,市民可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內欣賞傳統粵劇表演。同時,荔灣區還通過粵劇 " 快閃 " 方式,讓粵劇走進永慶坊,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傳統粵劇文化的魅力。
另外,荔灣區還將設置 " 畫大妝 "" 穿戲服 " 等粵劇文化體驗活動,讓市民 " 化身 " 粵劇名伶,了解粵劇文化。


打造 " 沉浸式 " 粵劇展演空間,專業劇團輪番 " 上陣 "
文鑼響起,隨著粵曲樂聲,粵劇藝術博物館的西院大門開啟。醒獅領路,普天樂的粵劇折子戲《刁蠻公主憨駙馬》、疊月橋的《花好月圓》、碑記廣場的紅船木人樁 108 式、廣福臺的《夢會太湖》等紛紛上演。
在嘉年華啟動儀式當晚,荔灣區打破傳統粵劇的表演舞臺空間,以粵劇藝術博物館內園林場景為舞臺,讓粵劇演員行走于園林建筑中,打造全新的夜間實景粵劇演出。

家住荔灣區逢源街的鄒姨是粵劇忠實擁躉,她經常到粵劇藝術博物館看演出,恰逢粵劇藝術嘉年華啟動,鄒姨說:" 通常看粵劇都要在一定距離遠觀,今晚可以近距離看到粵劇演出,能更清楚、仔細觀察粵劇演員的妝容和服飾。"
此次嘉年華園林式展演將以傳統粵劇曲目、人物故事為演出藍本,讓傳統粵劇演出融入不同的園林場景內,打造 " 沉浸式 " 演出。

從湖北到廣州旅游的王先生第一次看粵劇表演," 近距離看粵劇,十分有體驗感,在園林美景中身臨其境感受、體驗粵劇文化。"
除了在演出空間以及演出方式上進行創新,本次嘉年華邀請了廣州粵劇院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劇場開展免費惠民演出,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 " 粵劇藝術博物館 " 預約到現場觀看。此外,主辦方還同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臺安排多場惠民演出,市民無須預約,在園林景觀中,享受粵劇視聽盛宴。

粵劇舞臺不局限于粵劇藝術博物館內,還被搬進永慶坊。嘉年華期間,粵劇 " 快閃 " 陸續登場,在永慶坊街區、古樹廣場等將上演粵劇 " 折子戲 "。

化身 " 粵劇名伶 "," 零距離 " 體驗粵劇文化
粵劇文化不僅在于唱,不同角色的戲妝、戲服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是粵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嘉年華活動中,荔灣區將繼續打造 " 畫大妝 "" 穿戲服 " 互動體驗空間,在粵劇藝術博物館的瓊花堂和吉慶別館后院設置體驗區,并邀請粵劇專業化妝師為預約的市民化戲妝、穿粵劇戲服,讓市民親身體驗粵劇行當角色。


同時,現場陳設有小生、花旦、武生等行當戲服,市民可根據妝容,體驗粵劇穿著。此外,主辦單位還將在永慶坊內開展繪制粵劇臉譜、手繪扇子等不同粵劇主題體驗活動,讓市民從不同角度了解粵劇文化。
粵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邵紅表示:" 本次粵劇嘉年華是結合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各個場景編排粵劇表演,充分利用粵劇藝術博物院內的園林景觀,用湖水、小橋等作為展演舞臺,讓市民近距離感受粵劇文化。"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詩潔
校對 | 周勇
在嶺南園林看大戲!“沉浸式”粵劇嘉年華來了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81f0c98e9f091b4b31169b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