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總體偏高,為歷史同期第七高,但季內氣溫起伏波動明顯;全國降水量總體偏少,為 2012 年以來同期最少,空間差異大,華北和西北地區東部降水偏多,西南、華南、東北降水偏少。
全國共有 184 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標準,其中 77 站達到或超過歷史極值;有 31 站的日降水量突破春季歷史極大值,福建邵武等 3 站突破歷史極值。
華南入汛和南海夏季風暴發時間均偏早;春季,我國共發生 10 次暴雨過程,其中 3 次強暴雨過程;今年以來云南發生嚴重冬春連旱,對春播作物生長不利;春季共發生 12 次強對流天氣,局地極端性強;有 13 次沙塵天氣過程影響我國,較 2000 — 2022 年同期偏多。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組織有關單位對今夏氣候預測趨勢進行了滾動會商,形成意見如下:
預計今年夏季(6 月至 8 月)我國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黑龍江東部、浙江南部、福建、江西南部、廣東、廣西東部、海南、云南中西部等地降水偏多 2~5 成,局地發生極端性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長江中游降水偏少 2~5 成。
西南地區東部及華中中部可能出現區域性氣象干旱;西南地區南部等地山洪地質災害偏重;夏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華東、華中、新疆等地高溫(日最高氣溫≥ 35 ℃)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
夏季在西北太平洋、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個數接近常年,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接近常年,熱帶氣旋活動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和華東沿海。
來源 | 國家氣候中心微信公眾號
責編 | 楊楚瀅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