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個舊市糧食儲備庫原主任馬志明,用到期輪換的舊糧頂替新糧入庫,虛構555萬公斤糧食交易,違規套取保管費用補助、輪換費用補助111萬元;虛報糧食購銷入賬價格,在糧食購銷商與儲備庫的購銷事務往來中形成糧食差價,套取、截留糧食購銷款191萬元。 半月談記者發現,糧庫設施建設、糧食運輸、企業出資運營、糧食收儲庫點資格批閱等方面,成為違紀違法行為高發區。 有的干部使用權利,在糧食儲備庫遷建項目和倉儲設施建設工程承攬中為企業供給協助,如串通投標,為企業量身設置投標條件、修正評分標準、要求評委降低其他公司評分;有的使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協助親屬控制的企業參加糧食收儲。 糧食收購、貯存環節,簡單被“糧耗子”盯上。壓低糧食收購價格,虛增糧食損耗量,違規倒賣政府儲備糧,簽訂虛假動態儲備糧采購協議,截留輪換糧銷售收入…一些本應是國家糧食的“看門人”,使用許多手法謀取私利。涉糧腐敗何以成患 ?
云南個舊市糧食儲備庫原主任馬志明,用到期輪換的舊糧代替新糧入庫,虛構555萬公斤糧食交易,違規套取保管費用補助、輪換費用補助111萬元;虛報糧食購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