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來看就是發布了2款手機+1臺iPad+1臺顯示器+1臺無顯示器的性能怪獸+一些配件

發布了什么產品,快速總結
做了幾張圖片快速總結了下
新品1:只是換個顏色的iPhone 13/13Pro

這個最多算半個新品吧,就是多一個墨綠色的配色,而這個配色和iPhone 12時候的還不一樣。
綠色好看也好看的,但是說實話,顏色不是特別重要,你會買嗎?
產品2:外觀不變,A15加持的iPhone SE 2022

配置:
- 4.7英寸 小尺寸(差不多iPhone 8的殼子)
- 單卡5G
- A15(A13同款)
- Touch ID
- LCD屏幕,對比度只有1400:1,625尼特亮度(iPhone 13 800-1200尼特)
- 黑色/銀色/紅色
- 續航和iPhone 12 Mini差不多
- 抗水等級較差,只能1米水下30分鐘(iPhone13為6米水下30分鐘)
- 不支持Magsafe
- 屏幕對比度
- 很輕只有144克(但是比iPhone 13 mini重4克)
- 厚度只有7.3mm(iPhone 13 mini 7.65)
- 1200萬像素后攝+700萬像素前置(iPhone 13系列 1200萬前置)
- 不支持4K拍攝
- 后置前置都不支持夜間模式拍攝
- 不支持杜比全景聲
- 單卡
- 無U1芯片(iPhone 13 mini 有)
價格對比
iPhone SE 20222
64/128/256GB:3499/3899/4699元
iPhone 13 mini
128/256/512GB:5199/5999/7599元
iPhone 13
128/256/512GB:5999/6799/8399元
同128G,SE 3899,13mini 5999,差額2100元。
當年旗艦性能可以用很久,屏幕拍照攝影差一些,續航一般般,單號5G,價格相對便宜,如果作為一款蘋果系統入門機還是可以考慮的。

續航一般,依舊還是不贈送充電頭,建議自己另外配一個,,選個好用小巧充電快的還是很有必要,圖拉斯小冰塊這個我自己也在用還可以,好看小巧充電快也穩,感興趣可以看一看。
產品3:補齊短板的iPad Air 5

說實話,之前的iPad Air4位置尷尬,前置只有700萬,還是殘血閹割版的C口,本次iPad Air5爽快多了,竟然搭載了M1芯片,而且價格還降了。

可以看到和之前Air 4的提升和iPad Pro11的差距
目前可以說除了高刷沒有,其他方面差異縮小了許多了。
你會購買256G 5400元的Air 5還是6999元的iPad Pro呢?
產品4:好喜歡的屏幕呀

之前出的顯示器太貴了,但這一款,價格到了2萬以內,11499-16499元,咬咬牙還是能接受的。
除了屏幕亮度和之前的那款不如,HDR方面表現一般,其他基本該有的都有了,連A13和前置攝像頭都有。
可選配3個支架,我是很想買。
產品5:性能怪獸

這款真的是太強太強了,但是也好貴好貴。
對于一般人說實話 完全沒必要,更多面對企業和專業用戶了。

然后就是一些配件了
- Apple watch 表帶
- iPhone 13 系列的新配色手機殼(比如那個和手機同款藍色的手機殼)
- 黑色全套妙控鍵鼠等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想買顯示器哇~
蘋果春季發布會如約而至 ,整個發布會基本上對每一條產品線都有著或大或小的改變。
整場發布會的主角非常直接,這就是全新推出的 Mac Studio 和 Studio Display,因為它整整講了 40 分鐘。所以本篇文章以此為分割線。
Mac Studio 出現之前,和出現之后。
Mac Studio 出現之前
發布會進行到三分之一的時候,Apple 就已經發布了新款 iPhone SE、iPad Air 和新配色的 iPhone 13 系列。雖然時間不長,但這幾款產品應該還是距離普通消費者最近的幾款產品,我也用類似的篇幅來介紹一下它們。

首先是新款的 iPhone SE,延續了上一代的外觀設計,4.7 英寸屏幕搭配實體 Home 鍵。升級主要集中在內部配置,支持了 5G,芯片從 A13 升級到和 iPhone 13 系列一致,也是目前最新的 iPhone 芯片——A15 仿生芯片,這讓 iPhone SE 支持最新的智能 HDR 4 攝影,以及此前只有 iPhone 13 系列才有的「攝影風格」功能。

從 ¥3499 的起售價,以及發布會上用來和它做對比的 iPhone 機型中可以看出,iPhone SE 主要面向的還是目前正在使用 iPhone 6s 到 iPhone 8 的這批用戶。在「老一輩」的外觀之下,是最新的芯片和最新的系統。
但坦率地說,這是一個針對特定人群的產品,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iPhone 13 系列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iPhone 13 系列也迎來了「常規的」顏色更新,只不過和去年只有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mini 更新了紫色相比,今年則是四款 iPhone 13 全都有了新配色,雖然都是綠色,但 也各有不同,iPhone 13 Pro 系列采用蒼嶺綠,這也是繼 iPhone 11 系列之后 Apple 再次為 iPhone 帶來綠色配色。

已經買了新 iPhone 13 系列為一個顏色換機,肯定是財力雄厚。但是有 iPhone 13 系列購買傾向的用戶,這兩個綠色顏值絕對不差,買就是最新款。
新款 iPad Air 從 A14 升級為 M1 芯片,前置攝像頭升級為支持「人物居中」的 1200 萬超廣角攝像頭,加入了和 iPad mini 一樣的紫色配色,蜂窩數據版也支持了 5G 移動網絡。和上次外觀變化的大升級相比,這次 iPad Air 的升級看似比較常規,但仔細觀察卻會發現,它正在一步步慢慢拉近和 iPad Pro 之間的距離。

尤其是和 11 英寸的 iPad Pro 相比,如果你不是很在意 100 尼特的亮度差異和不支持 ProMotion 自適應刷新率,對于 64GB/256GB 的存儲空間也感到滿意,那么你多半應該不會介意少一顆后置攝像頭,不支持雷靂 / USB 4 的接口。如果你現在打算買一臺 iPad,只要你不打算用它進行非常重度的工作,那么這臺新款的 iPad Air 絕對是你的首選。尤其是,在升級了配置之后,它還便宜了,起售價相比去年還降價了 400 塊。

簡而言之,iPad Air 依然是最「恰當」的 iPad 產品,不需要為超前的新功能付出溢價,還能幾乎完整的獲得 iPad 的產品體驗。
我要買,肯定買藍色。
Mac Studio 出現之后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次發布會的真正主角,M1 Ultra。

是的,當我們以為 M1 Max 就已經是整個 M1 芯片的最頂端時,蘋果在這次發布會上直接出人意料地拿出了 M1 Ultra。那么 M1 Ultra 到底是什么呢?
很好理解:
M1 Max + M1 Max = M1 Ultra
是的,Apple 直接把兩塊 M1 Max 用一種更先進的方式連在一起,于是這一張壯觀的芯片對比圖,并再一次有了一個極其夸張的對比:

看到這張圖我不禁要問,蘋果的芯片設計能力到底還有多少東西沒有拿出來。這已經不是「擠牙膏」的問題了,這是每一次都是新一管牙膏。當然新的 M1 系列芯片就意味著新形態的 Mac。而果然不出所料,蘋果產品推出了一個全新的 Mac 系列:
Mac Studio 以及 Studio Display。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Mac Studio 是一款高于 Mac mini,但又低于「未來」Mac Pro 的產品。你可能注意到,我這里使用的是「未來的」Mac Pro 產品線,因為對于目前現有的 Intel 版本的 Mac Pro ,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擦絲器」,Mac Studio 已經完成了性能上的全面超越。
這不是我說的,這是蘋果自己說的。蘋果在發布會上,直接與不同配置的 Mac Pro 進行了對比。其中:
CPU 處理能力:Mac Studio(M1 Ultra) 比 Mac Pro (16 核 Intel Xeon 處理器)快 2.5 倍。
GPU 處理能力:Mac Studio (M1 Ultra) 比 Mac Pro (Radeon Pro W5700X 圖形處理器)快1.4倍。
而就算你拿出目前 Mac Pro 的頂配,也就是 28 核心版本,Mac Studio 也比它快 60 %。也就是說,雖然它叫做 Mac Studio ,但是已經在性能上全面超越 Intel 版本的 Mac Pro。而這樣的性能,可以讓 Mac Studio 做到以前很多普通臺式機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比如直接同時播放 18 條 8K ProRes 視頻流,
比如接 4 臺 6K 分辨率的 Pro Display XDR 的同時還能接一臺 4K 電視,
比如可以讓硬盤的讀取速度來到了 7.4GB/S。
除了性能,接口方面也是非常大方,幾乎你能夠用得到的接口全給了:
背面 4 個雷靂 4 端口、1個 HDMI、一個10GB 以太網、1 個 3.5 毫米的耳機插孔以及 2 個 USB-A 的端口。
想插什么都可以。

而且和 Mac mini 不同的是,在 Mac Studio 的正面也給了兩個 USB-C 接口,以及一個 SD 卡接口。的確,從顏值上前面直接開孔破壞了一體性。
但,放在前面是真的好用。
尤其是 SD 卡接口,所有的圖片創作者和視頻創作者都離不開數據傳輸。所以 SD 卡基本上是插拔頻率最多的外設產品。所以放在外面大大節省了時間。這其實像極了現在的 Mac 風格:
真正的效率實用主義。
就像上一次發布會推出的 MacBook Pro,不再想什么「完美一體化的纖薄設計」,就是「真的好用」。

實話實說,Mac Studio M1 Ultra 的性能已經到了一種「超過許多創意者的使用能力」的段位。這一點都不夸張,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內,我都清楚地知道我的創意還不需要如此閃電般的速度。蘋果自然清楚這一點,所以在 Mac Studio 的配置上,還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也就是 Mac Stuido M1 Max 版本。而這一版本最大的優勢在于:
更友好的價格。
Mac Studio M1 Ultra 的定價在 29,999 元,并不是說不值得這個價格,恰恰相反,它的強悍性能讓這個價格極具性價比,要知道 Mac Pro 可是動輒就要十幾萬的價格區間。但 29,999 的價格對于很多剛起步的創作者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蘋果提供了 14,999 元的 M1 Max 版本的 Mac Studio。

而省下來的錢,蘋果也幫你想好怎么花了。買了這么好的 Mac Studio 工作站,總是需要一個與之相配的顯示器。于是就有了:
Studio Display。
這是 2019 年蘋果發布 Pro Display XDR 以后,蘋果時隔三年再次發布顯示器產品。簡單來說,這是一款定位低于 Pro Display XDR 的產品。但相比市面上其它的顯示器產品,這絕對是一流的選擇。

27 英寸、5K 分辨率、P3 廣色域全都有,它還有一個 Pro DisPlay XDR 沒有的支持空間音頻的六揚聲器系統。這個揚聲器系統因為是蘋果出品,效果自然不用說。而為了這個揚聲器系統,蘋果甚至是給這臺顯示器塞進了一個 A13 芯片。
這臺顯示器完全彌補了 Mac 系列顯示器的空白。

對于很多視覺工作者來說,一臺優秀的顯示器非常重要。因此很多使用 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的用戶都會去單獨購買顯示器。可由于 Mac 產品本身的屏幕素質過于優秀,所以市面上能達到 MacBook Pro 級別的顯示器幾乎沒有。某一段時間里,蘋果和 LG 合作推出了 UltraFine 系列。但這系列顯示器因為品控等問題,一直被大家詬病。所以這一次蘋果自己動手,有了更加先進的工業設計和一體整合,會成為大量 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老用戶顯示器的最佳也是最具性價比選擇。
最適合 Studio Display 的自然是未來新的 Mac Studio 用戶。
不過這款顯示器也有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600 尼特的亮度直接讓它失去了 HDR 工作流。這其實也是我很不解的地方,因為 Mac Studio 爆表的性能,和它產品的定位,相關的視頻工作者進行 HDR 制作可以說是「非常尋常」。考慮到現在蘋果整個產品線都在 HDR 工作流上,未免讓這款產品有一些脫節。

但不考慮價格的需求的確都是「耍流氓」,Studio Display 的價格是 11,499 元。
怎么說呢,市面上幾乎沒有可與之抗衡的顯示器,尤其是考慮到還內置了一個如此優秀的麥克風和揚聲器系統以后,你更會覺得一種「蘋果獨特的性價比」。所以想要 HDR ,咱不是有 Pro Display XDR 可以選。
對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能買納米玻璃就買納米玻璃,體驗完全不同。
總的來說,全新的 Mac Studio 和 Studio Display 就是簡配版的 Mac Pro。但「簡」的僅僅是價格,因為得益于 Mac Studio M1 Ultra 的性能,你甚至用 3-5 萬的價格就能獲得之前可能 6 位數價格才有的體驗。

而我的購買建議是,如果你正是 macOS 環境的創作者趕緊下單吧,因為按照現在芯片的產能,
晚了就要等好幾個月。
對了,你一定會問 M1 Ultra 是 Mac 性能的天花板了?
蘋果回答你:
不是。
前文說過,Mac Studio 已經全方位超越現在舊款的 Intel 版本 Mac Pro。而蘋果在發布會的結尾告訴你:
別擔心,Mac Pro 產品線的 M 芯片馬上來。
顯然,那肯定又會比 M1 Ultra 的性能更恐怖一個數量級。

尾聲
我太喜歡 Studio 這個命名方式了,因為這幾乎就是對于我目前工作的定義。我現在就正坐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里完成這篇文章的寫作。并不是我一個人,還有我們工作室的編輯 Nerd 同學。算上 Nerd 同學,我們的工作室一共有 4 個人,還包括我們的攝影師 Jamie,還有我們的制片 Irene。所以如你所見,我們并不是什么「大團隊」。
2016 年剛畢業時,我的「工作室」就是一張桌子,放在我的出租屋只能通過一個人的過道旁,
2018 年我用在「小桌子」上寫的文章獲得的回報,搬進了更大的房子,我第一次擁有了獨立的「工作間」,
2020 年我用在工作間拍攝作品獲得回報,第一次走出出租屋,在淮海路上有了第一間三人的工作室,
時間很快,轉眼竟然已經是 2022 年。
在過去的六年里,我工作室里的擺設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一定會有一臺 Mac。它可能是一臺 iMac,也可能是一臺 MacBook Pro。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你其實總是會需要一臺足夠好但是「買得起」的Mac。
而 Mac Studio 和 Studio Display 的出現可以讓你在「小工作室」里迸發的「大創造」,再也不會因為「錢」這件事所扼殺。
用「小錢」,成「大作」,這就是 Mac Studio 中「Studio」所蘊含的最大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