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10號,英國航空公司的BAC-111機型。和川航相同擋風玻璃爆開。可是英航的是因為修理不妥,高空增壓過程中。玻璃直接炸開飛離飛機。這次是機長被氣壓吹到飛機外面。掛在飛機上一個乘務員死死抱著機長的腿。直到副駕把駕御到飛機著陸。

隨后機長蘭開斯特被送往南安普敦歸納醫院(Southampton General Hospital),他的身體多處受傷。包括凍傷、割傷,及碰擊引致身體多處骨折。擔任摟著蘭開斯特的空服員柯登則被輕微割傷及手臂被擊傷。至于機上其他人則沒有受傷。
事故發生后不足半年,機長蘭開斯特繼續作業。后來他到了英航退休年齡而脫離英航。現時,他在另一間英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服務。
人體是脆弱,可是也不是題主想的那么脆弱。包括川航事故的副駕現在也現已恢復健康。實在的事例就在實踐里邊。那題主還有什么疑問嗎?事實勝于雄辯。
機艙內增壓,比高空外界氣壓高的多,當玻璃爆開時,機艙壓力會瞬間把副駕拍出去,不過因為副駕盡管沒有掛肩帶,但腿部是固定了,只是上半身出去了,當表里壓力平衡后,風又會把他吹回來,所以后邊他又爬回來了。
大風盡管有影響,不過就像刀相同,這是壓力和壓強的聯系,受力面積大,其實也就沒那么嚴峻,我估計可能軟組織會受點傷,人體更大的考驗應該是低溫、失壓、缺氧,這是喪身的,不過訓練有素的翱翔員仍是能抗住一會,實踐上劉傳健也是依據閱歷很快手動操控飛機下降到高原地區的最低極限了,那就好不少了。
還有一個比如,2019年1月2日,以色列空軍一架F-15雙座型戰斗機在進行正常的翱翔訓練時,突然在3萬英尺(9144米)的高空座艙蓋掉落,兩名翱翔員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下,他們頂著嚴寒和強氣流條件下成功迫降,后邊查看兩名翱翔員身體狀況良好,翱翔員的身體也沒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