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國內車市消費尚未從低迷中康復。一大批來自各省市的轎車消費影響方針接連出臺,以推進車市復蘇。 5月22日、23日,湖北省、山東省相繼出臺“鼓勵轎車消費”方針,其間包括以舊換新優惠、購車發補助、發消費券、推進新能源轎車下鄉等多種手段。據經濟調查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7日,深圳、青島、鄭州、沈陽、太原、長春等地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方針。 據悉,在2020年轎車行業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波沖擊后,為趕快康復車市消費動能,就曾有十多個省市地區頒布各自的方針。今年4月和5月轎車行業面臨的壓力有增無減。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5月1日—22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78.0萬輛,同比去年下降16%。相較于上個月的“腰斬”,5月的同比降幅收窄22個百分點,但仍舊低迷。 “現在各地活躍出臺地方性車市影響方針,對車市復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乘聯會表示。 近來方針層面頻傳好消息。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這被解讀為來自國家層面的“救市”行動。而各省市制定的方針更為“因地制宜”。細究各地方針,遍及重視推行新能源轎車是一個共同點,但各有各的“偏好”。 從補助力度上看,廣東省作為國內GDP第一的經濟大省,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在補助消費方面出手最“闊綽”。相較之下,其他省市地區的補助力度則小了不少。十多個省市出手影響轎車消費:深圳最高補2萬,沈陽最高補5千 - 經濟調查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5月以來,國內車市消費尚未從低迷中康復。一大批來自各省市的轎車消費影響方針連續出臺,以推進車市復蘇。 5月22日、23日,湖北省、山東省相繼出臺“鼓舞…